●「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收藏品展覽」昨日在黃大仙東頭社區中心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陳國基參觀展覽,聆聽唐卓敏講解資料。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場內展示多件收藏品。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民建聯等昨日在黃大仙東頭社區中心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收藏品展覽」,匯集抗戰時期的珍貴文物,包括明信片、照片、軍票、救國公債、車票、證件及報刊等。有收藏家表示,展品生動反映香港淪陷時期民生的艱辛與苦難,期望通過展覽讓更多年輕人「憶苦思甜」,深刻體會過去的艱難歲月,從而更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

是次展覽由民建聯黃大仙支部、李慧琼立法會議員辦事處、黃大仙民政事務處、全德慈善基金會及慈正居民聯會聯合主辦。全德慈善基金會董事、香港收藏家協會會長唐卓敏借出近300件珍貴展品參與展覽,包括大量證件、照片等歷史文物。

「食樹皮教程」揭糧食匱乏困境

唐卓敏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這些展品生動反映香港淪陷時期民生苦難,展品中最具故事性的是一件關於「南北行教人食用樹皮的教程」:「從這份收藏品中可以看出,吃樹皮並非簡單之事,需搭配其他食材以避免損害腸胃。這不僅揭示了當時糧食極度匱乏的困境,也折射出人民生活的艱難處境。」

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出席開幕禮致辭時表示,香港同胞在抗戰期間擔當重要角色,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港九大隊等抗戰救國團體,利用香港獨特地理優勢,全力支援祖國物資運輸,為抗戰勝利作出重大貢獻。當今國家繁榮昌盛,大多數人未曾親歷戰爭苦難,因此更應加強對年輕一代的愛國主義教育,「讓年輕人認識歷史,緬懷先賢為中華民族和世界和平作出的貢獻,傳承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時刻銘記今日的和平與繁榮來之不易。」

陳國基:認識抗戰史弘揚愛國精神

他強調,要高度警惕任何試圖破壞國家安全的思想和言論,抗戰勝利向全世界展現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懷,而認識抗戰歷史是弘揚愛國精神的最佳方式之一。

陳國基表示,為加深市民對抗戰歷史的理解,特區政府正積極舉辦多項紀念和教育活動,並鼓勵社會各界在地區內舉辦相關活動,豐富市民的愛國主義教育體驗,進一步提升民族意識和精神。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指出,此次展覽匯聚抗戰時期的珍貴文物,包括明信片、照片、軍票、救國公債、車票、證件及報刊等,展品承載着香港在戰火紛飛年代的歷史記憶,「每一件展品都是那個時代的縮影,訴說着香港人在黑暗歲月中掙扎求存的艱辛故事。」

她提到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英勇事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為唯一堅持抗擊日軍的隊伍,保衛居民、營救民運人士、收集情報,為抗戰勝利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強調展覽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對先烈精神的緬懷與傳承,「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在最艱難的時刻奮不顧身,保衛國家和民族的精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