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參觀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攜手抗敵:東江縱隊在深港地區的抗戰活動」圖片展。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旅遊業界代表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 80 周年展」。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香港旅議會同時舉辦「強化地區旅遊經濟 推動『無處不旅遊』落地研討會」。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香港特區政府積極發展旅遊業,鼓勵業界打造更多元化的旅遊路線及產品。香港旅遊業議會昨日聯同旗下八個屬會以及立法會議員姚柏良議員辦事處,舉辦「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暨推動『無處不旅遊』踩線」活動,帶領業界代表實地考察港島東區及鯉魚門的旅遊資源,包括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展」,到訪鯉魚門新碼頭和參觀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等,體驗融合歷史與美食的特色旅遊路線。旅議會主席譚光舜表示,香港擁有很多具歷史意義的地點,均有發展潛力,在推動「紅色旅遊」上有不少發展空間。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認為,可結合紅色旅遊景點、美麗風景線與體驗式服務,打造旅遊產品,強化地區經濟。●香港文匯報記者 洪澤楷

香港旅議會與業界代表昨日的行程先由中環摩天輪出發,乘搭開篷觀光巴士沿途飽覽香港繁華都市的景致,隨後前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深入了解抗戰歷史與香港軍事變遷,最後經西灣河碼頭乘船抵達鯉魚門新碼頭,享用新鮮美味的海鮮大餐,並參觀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的「攜手抗敵:東江縱隊在深港地區的抗戰活動」圖片展。

譚光舜表示,香港的「無處不旅遊」理念,在紅色旅遊方面仍有待進一步挖掘,「香港擁有豐富的歷史資源,今次路線正是很好的例證。我們應加快步伐,讓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都能感受到這些路線的獨特價值。」

他透露,業界均表示未來會推出更多「紅色旅遊」路線,打造具本地特色的「紅色旅遊」產品,吸引市民及旅客參與,並與內地「紅色旅遊」互補。

姚柏良認為,業界可以把握抗戰勝利80周年契機,將「紅色旅遊」結合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打造多元化路線,如昨日行程涵蓋鯉魚門兩岸,其實沿途有眾多的軍事遺蹟,便可結合鯉魚門的海鮮美食,以及東區的度假村與法定古蹟,構成一條兼具歷史、文化與休閒元素的旅遊線,「一般人可能以為鯉魚門只是海鮮美食之地,但其實這裏也是一個有名的度假村,還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業界的努力,業界希望串聯這些元素,吸引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參與。」

結合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

他認為香港的「紅色旅遊」具有多元化的發展潛力,「我們不僅可以打造『紅色旅遊』景點,還能結合香港美麗的風景線,例如西貢斬竹灣,環境優美且鄰近東北地質公園,遊客在悼念烈士的同時,還能欣賞自然風光和地質奇觀;烏蛟騰的烈士紀念碑與沙頭角抗戰紀念館相距不遠,業界正積極推動沙頭角開放,打造旅遊新熱點。」

被問到估計每月會有多少有關旅行團數目,姚柏良指具體數字取決於業界情況,業界希望推廣本地以及入境旅遊市場,「暫時沒有固定的團數目標,我們鼓勵業界發揮創意,結合抗戰勝利80周年的主題,打造獨具特色的『紅色旅遊』品牌。」

他強調,旅遊業在教育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通過與學校以及教育機構合作,鼓勵學生走出課堂,深入了解國家和香港抗戰的歷史,認識香港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獨特角色,對年輕一代意義深遠。

香港旅議會同日舉辦了「強化地區旅遊經濟 推動『無處不旅遊』落地研討會」,業界建議增加體驗式服務,如在海鮮餐廳推出烹飪課程,或在路線中加入表演活動;有建議放寬鯉魚門新碼頭限制,允許周邊開辦市集,進一步豐富旅遊體驗。

政府鼓勵業界夥餐飲業增宣傳拓業務

特區政府旅遊事務副專員朱瑞雯鼓勵業界與餐飲業聯手,加強宣傳和拓展業務,將鯉魚門納入旅遊行程,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結合歷史文化與美食體驗的獨特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