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拍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為響應「雷霆2025」打擊粵港澳三地有組織犯罪活動、黑社會及其收入來源,東九龍總區反三合會行動組由本周一(25日)至昨日(28日)展開代號「藍煙」反毒品行動,重點打擊透過網上平台進行毒品交易,特別是販運新興毒品依托咪酯的團伙;行動中共拘捕29人,年齡最小「毒販」僅得13歲,檢獲590粒依托咪酯煙彈、1.6公斤可卡因、560克氯胺酮、580克大麻花、400克「冰」毒及約2.5萬粒搖頭丸等,毒品總市逾350萬元。

被捕29人(23男6女),年齡介乎13歲至66歲,涉嫌「販運危險藥物」及「販運看來是危險藥物的物質」罪名,其中包括一名年僅13歲男童,因涉嫌向喬裝探員販運毒品被捕。截至目前為止,當中兩名被捕人已各被落案起訴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其餘被捕人獲准保釋候查。

警方鑑於今年上半年本港檢獲新興毒品依托咪酯的數字,對比起去年同期有明顯上升趨勢,並發現不少毒品拆家以透過社交媒體販售依托咪酯及其他毒品。由今年5月至8月期間,東九龍總區反三合會行動組探員喬裝毒品買家,在網上不同社交媒體向拆家購買依托咪酯、大麻及可卡因等毒品,搜集販毒團伙犯罪證據,再透過深入調查及情報分析,成功鎖定多名毒販身份及三個毒品儲存倉庫位置;本周一起,探員在時機成熟一連4日展開代號「藍煙」反毒品行動進行收網,行動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本周一東九龍總區刑事部探員在一日內突擊搜查3個目標毒品儲存倉庫,分別位於觀塘區工廠大廈單位、深水埗區唐樓單位及位於大埔區村屋單位,共拘捕2男3女(22歲至56歲),檢獲大量依托咪酯煙彈、可卡因、氯胺酮、大麻花、「冰」毒及搖頭丸等不同類型毒品,總值逾350萬元。第二階段,東九龍總區刑事部探員根據喬裝毒品買家所得資料,一連4日在全港多處共拘捕21男3女(13歲至66歲),涉嫌販毒及思疑串謀販毒,包括接載毒販的司機。

警方展示行動中檢獲不同種類毒品,總值逾350萬元。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拍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攝

東九龍總區反三合會行動組總督察何啟豪今日(29日)講述案情指出,在29名被捕者中有9人為21歲以下,當中3人為18歲以下,更包括一名13歲男童;反映有年青人守法意識薄弱,容易因為想「搵快錢」而被利用,情況令人關注。此外,有毒販會以全日制方式,租用司機及車輛作販毒用途,警方有理由相信涉案司機是在知情下參與販毒行為。

警方留意到依托咪酯在青少年群體中迅速流行,有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媒體作為平台公開販賣,擴大其危害範圍;吸毒者會被新興毒品的包裝和宣傳所蒙蔽,以為它比傳統毒品「安全」,但實際上其成癮性及危害程度,與其他傳統毒品一樣,對人體有極大傷害性。

根據警方今五年上半年數據,涉及依托咪酯案件的檢獲毒品數量及被捕人數均較去年同期急升,並且有低齡化趨勢,警方高度關注。他強調,吸食依托咪酯的影響是非常嚴重,例如身體抽搐、出現幻覺、身體不受控等,更嚴重甚至會導致死亡。早前已錄得3宗懷疑涉及依托咪酯的致命事故,死者包括青少年。警方重申,販賣、供應或使用依托咪酯屬刑事罪行,根據《危險藥物條例》,販運及非法製造有關毒品,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及罰款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