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理

黎智英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案件昨日完成結案陳詞。近日有外國媒體對該案冠以香港作為國際金融樞紐的法治「試金石」標籤,妄稱「這場審判成為中國在亞洲金融樞紐打壓權利與自由的最受矚目案例」。細察這些媒體的報道基調,不難發現其背後隱藏的雙重標準與意識形態偏見——它們打着「新聞自由」的旗號,作出政治干預司法的卑劣行徑,污衊抨擊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正當行為。事實證明,香港特區完善國安法律,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保駕護航,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如泰山。外媒借黎智英案唱衰香港,重施故伎,更反映其黔驢技窮。

少數外媒在黎智英案的報道中,刻意忽略基本事實:黎智英涉及的國安案件,控方提交的證據多達860頁,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外媒卻將司法案件政治化,渲染黎為「政治犯」,完全無視香港法院獨立審判的基本原則,公然為黎智英張目。

雙標醜陋暴露無遺

這種行為與他們在類似事件中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當美國當局起訴阿桑奇時,為何不見這些媒體批評美國當局「打壓新聞自由」?為何不質疑紐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因司法行動而動搖?這種選擇性報道,暴露了外媒虛偽雙標:所謂人權、自由與新聞自由只是工具,用以服務反中亂港的政治目的。

外媒更刻意忽略香港法治的成就。根據《2024年法治指數》,香港全球排名第二十三位,在東亞及太平洋地區位列第六,證明香港司法體系具備高度專業性和公信力,遠勝許多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向香港法治與人權狀況潑髒水的西方國家。

基本法第八十五條明文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司法人員履行審判職責的行為不受法律追究。」黎智英案的審理過程中,法院不僅確保程序公正,還多次確認被告在押期間獲得妥善醫療照顧。這些細節均顯示香港司法機構既尊重程序正義,也兼顧人道關懷。

外媒鮮有批評本國政府執行國安法律的行為,不會擔憂執法、司法會「損害金融中心地位」,因為他們清楚國家安全與金融穩定息息相關,沒有安全穩定,一切發展都是空談。同樣,香港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恢復了社會秩序,推動香港實現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為金融繁榮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

「香港玩完」不攻自破

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西方頻繁炒作「香港玩完論」,妄稱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衰落。事實卻恰恰相反!特區政府上月發表《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一國兩制 獨特優勢》,以實實在在的事實和數據,從資金持續流入、股市穩步上揚、海內外企業紛紛落戶香港、人才踴躍來港發展,以至香港在多項國際排名中名列前茅等,全方位說明香港開放、安全、穩定、高效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在金融市場方面,香港表現強勢:恒生指數去年上升18%,今年年初再升25%,全球領先;今年上半年IPO集資額達1,021億港元,按年大升673%,成功擊敗美國的納斯達克(全球排名第二位,集資713億港元)與紐交所(全球排名第三位,集資590億港元)等主要競爭對手,全球排名第一位……曾經唱淡香港的國際金融界人士也不得不改口,承認錯判形勢,強調香港具有獨特優勢,發展充滿新活力。

黎智英案的審理將由香港司法機構依法獨立作出裁決,這是法治精神的體現,而非某些勢力試圖塑造的「政治審判」。西方媒體與政客應停止對香港事務的插手干預,尊重事實與法律。香港的繁榮穩定不是靠外部施捨,而是建基於法治傳統和「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正如基本法所保障的,香港司法獨立與維護國家安全並行不悖,這才是國際社會應共同維護的核心價值。香港將繼續以卓越的法治成就和經濟活力,向世界證明,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固若金湯,香港始終是投資創富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