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內地興起文旅療癒,與大自然的好山水森林同頻,適當放空解決焦慮,今期和大家分享一下大自然療癒。
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中,我們的心靈常常被工作的重負、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生活的瑣碎壓得喘不過氣來。而大自然,無疑是那座為我們照亮前路的燈塔,以其獨有的方式給予我們心靈最溫暖的慰藉。
自然景觀對我們的大腦有着奇妙的影響。當我們凝視着美麗的自然景色,如連綿的山脈、廣袤的草原,大腦中的杏仁核活動會降低,意味着我們的負面情緒得到緩解。並且,自然景觀能讓我們的注意力從日常的壓力源上轉移開,大腦能夠得到放鬆和恢復,進而提升專注力和創造力。
如果沒有大片的自然山林,是不是就無法享受大自然的療癒了呢?當然不是!有一種神奇的方式,能讓我們在自家的陽台、小院,甚至是室內的方寸之間,收穫大自然的療癒,那就是園藝療法。
園藝療法,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種植植物、打理花園等活動來促進身心健康。當我們親手播下一顆種子,看着它慢慢發芽、生長,直至開花結果,這個過程充滿了驚喜與感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專注於眼前的植物,細心地澆水、施肥、修剪枝葉,從而忘卻了生活中的煩惱與壓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當下的美好之中。
許多案例證明了園藝療法的顯著效果。有研究表明,對於患有焦慮症和抑鬱症的患者,參與園藝活動一段時間後,他們的症狀得到了明顯改善,情緒更加穩定,生活態度也變得更加積極樂觀。
如果沒法走進大自然環境時怎麼辦?當生活的忙碌讓我們無暇喘息,不妨嘗試一種特別的方式:自然冥想。無需遠行,只需閉上雙眼,就能讓心靈在自然的世界裏自由翱翔,感受那無盡的寧靜與平和。
自然冥想的方法其實並不複雜。首先,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放鬆身體,閉上眼睛。然後,開始想像自己身處一個美麗的自然場景中,比如茂密的森林。想像自己能聞到樹木的清香,聽到鳥兒的歌聲,陽光透過樹葉灑在身上,帶來陣陣暖意。隨着呼吸的節奏,感受森林中清新的空氣進入身體,將身體內的濁氣緩緩呼出。又或者想像自己在海邊,聽着海浪拍打着沙灘,海風輕輕拂過臉頰,帶來大海獨特的氣息。腳下是細膩的沙子,遠處是海天相接的美景,讓自己完全沉浸在這美妙的場景之中。
在自然冥想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將注意力從外界的紛擾中收回,專注於內心的感受。這種專注能夠幫助我們減輕壓力,讓緊繃的神經得到放鬆。同時,通過想像美好的自然場景,我們的潛意識會受到積極的影響,從而提升專注力和創造力。許多人在堅持自然冥想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能夠更加從容淡定,思維也更加清晰。
當然,最好是可以親身走進大自然。當我們踏入森林,首先感受到的是那清新宜人的空氣。森林被稱為 「地球之肺」,樹木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出大量的氧氣,同時還會分泌出芬多精。這些芬多精具有抗菌、抗炎、放鬆身心的作用。我們漫步在林間小道上,深深呼吸,彷彿能感覺到每一個細胞都在貪婪地吸收着這清新的空氣,身體也隨之變得輕盈起來。
除了清新的空氣,森林中的聲音也是一種寶貴的資源。鳥兒的歌聲、樹葉的沙沙聲、小溪的潺潺流水聲,這些自然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美妙的樂章。研究表明,這些自然聲音能夠降低我們的血壓,緩解焦慮情緒,讓我們的內心變得平靜安寧。
在森林中進行適當的運動,如徒步、瑜伽等,更能增強森林康養的效果。徒步過程中,我們的身體得到了鍛煉,心肺功能得到提升,同時,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還能讓我們放鬆心情,減輕壓力。瑜伽則能幫助我們進一步放鬆身心,通過各種體式和呼吸法,讓我們與自然的節奏相契合。
大自然,這位無私的心靈療癒師,以其獨特的魅力和科學的奧秘,為我們提供了無數治癒心靈的方式。讓我們珍惜這份饋贈,時常走進它,讓心靈在自然的懷抱中得到滋養與修復,重新找回那份寧靜與喜悅。無論是在忙碌的工作日,還是在悠閒的周末,都請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去感受大自然的療癒之力,讓生活因自然而更加美好。
●作者/圖片:文旅部 香港青年中華文化傳播大使 梁家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