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紫祥 全國政協委員 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

全球科技競爭愈發激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湧,本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不僅關乎自身發展,更對國家整體科技實力提升有着重要意義。

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意義大

國家科技部授牌的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來自多所本港知名高校。這些實驗室在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等方面展現出一流水平,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香港科技發展的版圖上。從生物醫藥到材料科學,從電子技術到農業創新,它們緊密對接國家重大需求,研究領域廣泛且深入。香港中文大學量子信息實驗室,更是香港前沿科研能力的生動體現,彰顯着香港在尖端科技領域的探索與突破。

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制度優勢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顯著優勢,充分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建立,猶如一座座橋梁,促進了海內外科研合作。實驗室匯聚着國際高端人才,不同文化背景、專業領域的科研人員在這裡交流碰撞,激發出創新的火花。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城市的合作也日益緊密,基礎科研與內地強大的製造實力相結合,形成了強大的創新合力。「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五年位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位,這一傲人成績不僅彰顯了大灣區在全球創科的領先地位,更凸顯了香港在其中發揮的關鍵作用。深港河套合作區作為重大合作平台,正以蓬勃的發展態勢,成為推動創新發展的新引擎。特區政府提速推進香港園區發展,高校和實驗室積極加強內外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服務國家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力量。

中央對香港創科發展的重視與支持,更是為香港科技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習近平主席早在2017年就對在港兩院院士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促進香港同內地加強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2022年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時,又專門到香港科學園考察。及後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挺港惠港政策,此次重組在港國家重點實驗室,便是重要舉措之一。

港科研訴求獲中央積極回應

當下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唯有把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進一步發揮其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香港須厚植基礎研究優勢、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發揮優勢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特區政府積極推動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是責任,更是使命。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見證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後表示,特區政府每年為每所實驗室提供2,000萬元經費,並要求提交工作計劃及財務報告,確保資源善用。這種嚴謹的管理方式,體現了特區政府對科研投入的高度重視和科學規劃。同時,科學家們向國家科技部提出加強跨境創新要素流動,尤其是科研數據共享的建議,也得到了積極回應。科技部部長陰和俊表示將專門討論有關建議,這無疑為香港更好地利用兩地資源及信息優勢開闢了新通道。

全球科技競爭的加劇、科技人才的培養與引進、科研成果的轉化等方面,都面臨着諸多挑戰。但挑戰與機遇並存,香港科技界有着深厚的底蘊和強大的潛力。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應對挑戰,就一定能夠在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香港科技界肩負推動香港創科發展、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的重任。我們應以此次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為契機,進一步夯實基礎研究,加強科技創新,集聚高端人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讓香港這座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中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續寫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