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普遍認為,本港住宅樓價觸底跡象明顯。以差估署指數來看,今年樓價累積跌幅已收窄至0.45%。 資料圖片
差估署私宅樓價及租金指數走勢

香港經濟連升10季,港股今年來也大升25.6%,大環境持續改善帶動本港樓市漸漸轉好。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資料,7月私樓售價指數報287.9點,按月升0.42%,連續第4個月上升。若與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398.1點比較,樓價至今仍跌27.68%,單計今年首7個月,樓價累積跌幅收窄至0.45%。分析認為,100元印花稅、外來人才住屋需求及美聯儲減息憧憬等,可望進一步利好樓市氣氛,惟目前新盤庫存量仍大,壓抑二手市場,在利好利淡夾攻下,樓價料將平穩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差估署昨公布,各類私人住宅戶型售價指數全線上升,A類單位(面積431方呎或以下)報307.7點,按月升0.39%。B類單位(面積431至752方呎)報280.6點,升0.39%。C類單位(面積753至1,076方呎)報271.9點,升0.78%,為升幅最大類別。大型單位方面,D類單位(面積1,076至1,721方呎)報263.9點,升0.15%。E類單位(面積1,722方呎或以上) 報256.6點,升0.2%。

後市看施政報告及聯儲議息

高力估價及諮詢服務高級董事及融資評估主管侯志港昨分析指出,7月私宅售價指數走勢持續平緩,受印花稅政策帶動,以及發展商去庫存決心,市場繼續以一手中小型單位為主導,情緒略有升溫,而伴隨租務踏入暑期旺季,租金指數繼續節節上升,回報率吸引投資者青睞之餘,亦有用家選擇「轉租為買」,使樓市交投有回暖跡象,同時價格靠穩發展。

對於下半年樓市發展,侯志港認為關鍵在於9月,分別是特區政府公布的新一份施政報告,以及美聯儲議息結果,兩者是否有利好帶動,特別是市場期望施政報告會否將100元印花稅放寬至適用於600萬元物業。他補充指,參考今年首七個月,400萬元至600萬元物業成交宗數佔總宗數約32%,而400萬元及以下的成交宗數佔約30%,即600萬元以下成交宗數總計佔整體62%,反映市場成交案例集中在中低價位區間,而放寬100元印花稅建議可期望進一步帶動物業交投,以及激發換樓鏈,從而鞏固樓價向穩的趨勢。高力維持本年私宅價格預測為保持穩定。

貨尾庫存消化 新盤減價料緩

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諮詢服務部執行董事郭偉恩昨亦表示,本港住宅樓價觸底的跡象越趨顯著。儘管目前貨尾單位庫存量仍處於高位,但自2月以來,發展商每月仍能成功銷售超過1,600伙單位,有助紓緩發展商的庫存壓力。展望未來,隨着貨尾庫存逐步消化,發展商可能減少減價促銷,這將對整體住宅價格提供支持。鑑於市場氣氛改善,加上預期美聯儲降息,該行對市場正邁向觸底回穩持樂觀態度。這亦可能標誌着自2021年以來住宅市場調整的結束。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昨表示,踏入下半年,樓價續展升勢,且升幅擴大,已確認整體樓市轉勢向好。展望後市,陳海潮認為,下次公布的8月樓價指數仍會保持較大升勢,主要反映之前港股再次衝破25,000點大關、本地經濟及旅客量均續回升,整體市況樂觀向好,樓價料再升1%。至於後市需進一步觀望特首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以及緊接的美國議息結果,若有雙重好消息出台,樓市在第四季將更為看好,目前暫維持全年樓價看升2%至4%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