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跳舞」吸引記者們的目光。香港文匯報記者姚進 攝
●海外華媒一行在中聯重科土方機械園智慧工廠參觀。 香港文匯報記者姚進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姚進 長沙報道)8月26日下午,2025全球華文媒體高層湖南行採訪團一行來到中聯重科智慧產業城,在這個工程機械「巨無霸」項目裏,感受科技創新引領未來智造帶給人的震撼和魅力。據介紹,中聯重科土方機械製造車間的「工友」全是機械人。

中聯重科是全球工程機械五十強企業之一。位於湖南湘江新區的中聯智慧產業城的總投資約1,000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近萬畝,是中聯重科實現產業轉型、智能化提升、打造世界一流裝備製造產業新高地的標誌性工程,是全球工程機械「巨無霸」項目。

在中聯重科土方機械製造車間,現場一片有序繁忙,高達數十米的龍門吊緩緩滑過天際,吊臂下懸着的挖掘機動臂總成如同沉睡的巨獸肢體,精準落向裝配工位。地面上,黃色的零部件托盤沿着地面二維碼標識,被AGV小車無聲地運送到下個站點。車間內只有機械在不停地作業,看不到一個工人,全部工作流程由智能機械人完成。講解員介紹,車間裏的「工友」全是機械人。一位海外華媒高層向記者感嘆:「讓人震撼,和傳統的製造業已經完全不一樣。」

每6分鐘下線一台挖掘機

據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在這座有感知、會思考的智慧產業城裏,創新逾150項行業領先技術,匯聚了12個全球領先的智能工廠,20條無人化「黑燈」產線、300條行業領先的智能產線和2,000多台工業機械人。智能排產、工業AI、數字孿生、全流程智能物流等數字化技術與製造深度融合。「實現了平均每6分鐘下線一台挖掘機,每7.5分鐘生產一台剪叉式高空作業機械,每18分鐘製造一輛汽車起重機的高效生產。」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一系列高端裝備領先全球

走出車間,華媒高層一行前往泛移裝載機表演區,小小的挖掘機一會跳舞,一會翻着筋斗,十分有趣。烈日下,記者們不停地拍照。「一個鐵疙瘩居然這樣可愛。在國外早就聽說湖南智造領跑世界,名不虛傳。」來自瑞典《北歐時報》的劉芳玉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來到一片空地,中聯重科多台「世界之最」的機械佇立在那裏,巨型機械的身影讓採訪團一行驚嘆不已,華媒一行紛紛相擁打卡拍照,儘管現場烈日炎炎,媒體記者都樂此不疲,有一些人還爬上機械親手操作,「這就是中國的面子。」華媒記者表示。

華媒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中聯重科以解決國家重大工程需求為導向,先後攻克了一批機、電、液、新材料、新能源、工業互聯、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推出了一系列全球領先的高端裝備。並以中聯智慧產業城為核心,打造了23個全球領先的智能工廠,實現全流程智能製造;公司在海外建設了10多個研發製造基地,30多個一級業務航空港,430多個二級網點,產品和服務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發力研發破國外技術壟斷

中聯重科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劉延斌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近年來,中聯重科持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革新研發模式和試驗手段,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布局人工智能、視覺感知、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和未來技術,推動智慧工地、智慧礦山、智慧農場的多場景應用落地,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目前,中聯重科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台3,200噸履帶式起重機、全球最大23,800噸米塔式起重機、全球最大4,000噸全地面起重機、全球最長101米碳纖維臂架泵車、全球最高82米直臂式高空作業平台、全球最大300噸混合動力礦卡等世界級產品。這些裝備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更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關鍵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