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燁

朝鮮半島自古以來就因為地緣政治因素,奉行所謂「事大主義」,簡單來說就是外交政策以服侍中原王朝為主要目標,例如高麗服元、李朝服明(及後的清),這亦構成了古代東北亞政治秩序的基本。今時今日,韓國雖然不再把「事大」掛在嘴邊,但外交政策顯然還是以「事大」為基礎,只是對象不再是中國,看看韓國總統李在明這次訪美,真的可以說是完美地展現了朝鮮半島政客幾百年來卑躬屈膝、阿諛奉承的精髓,但對於一直以來聲言要走「平衡外交」路線的李在明來說,這兩天的言行似乎就有點太過了。

未知是訪美前先向日本首相石破茂「取經」有效,抑或是「事大」精神早就植根於李在明骨子裏,總之李在明此次在白宮會晤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說是把能拍的馬屁都拍上,無論特朗普說什麼(例如要韓國增加軍費、要李在明與他一道訪華),李在明必然唯唯諾諾地答應,又會主動向特朗普索要親筆簽名寫真集,用時下的話來說,就是給了特朗普滿滿的「情緒價值」。

不過最離譜的是,李在明竟然還慷他人之慨,提出要在朝鮮給特朗普建一座特朗普大樓,不知情者可能會以為韓國已經統一朝鮮半島,有資格代朝鮮說話,相信就連當年為「特金會」牽線的韓國前總統文在寅聽到這番話,也會嚇一跳。

李在明上台前,一直強調會走務實、平衡的外交路線,即是在中美之間採取一定的平衡,韓國國內甚至一度有聲音批評他過度「親中」,但從今次訪美之行前後的舉動看來,李在明不但不是「親中」,就連「平衡」的意思也不太懂:他親自訪美、但只派特使代表團訪華,又拒絕親自出席9·3閱兵,都顯示李在明奉美國為大、外交政策以美國為先的傾向。而李在明於白宮會晤後,在另一個美國智庫的演講就更加直白,他明言韓國今後已不可維持過去「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安美經中」路線,顯示在中美競爭的格局下,李在明已經決定要選邊站。

從地緣政策形勢來看,韓國同時遊走在中美之間絕對是無可厚非,中國也從不反對韓國與美國的正常合作,但首爾政府若是抱着「事大」之心選邊站,站在其中一方對抗另一方,那必定就會引來另一方的反應。李在明要事事以美國為先,甚至不惜要「爬到特朗普兩腿間」,將來就不能怪中國在各種事務上對韓國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