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朗前晚在香港大球場作賽,上半場射入十二碼後跑到角球位做出招牌動作「SIU」慶祝。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國際文娛管理公司(ProEvents)主席金偉明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前晚在香港大球場上演的沙特超級盃決賽吸引約3萬名觀眾入場,其中不少為專程來港的旅客,展現國際賽事對旅遊業的拉動效應。該活動雖然並未獲得「M」品牌認證,但足證業界可通過商業模式成功舉辦盛事,不擔心「M」品牌計劃收緊會令主辦單位卻步。

金偉明相信政府檢討審批機制是從務實角度出發,主辦方在籌備活動時也需量力而行,檢視是否符合受資助條件,「一個活動要生存下去,就要想辦法,就算是獲得「M」品牌全額資助,是不是就一定夠辦一場國際賽事呢?僅是邀請一支國際著名球隊甚至一個巨星來港,1,500萬元都未必足夠,何況還有其他費用。」

確保公帑回報香港整體

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委員黃傑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近年已成盛事之都,資助款項理應聚焦於更重量級的國際性賽事,「公帑使用都必須確保付出與回報對香港整體有利,任何撥款機制都應該不時作出檢討, 檢討並不代表其本身有重大問題,更重要是持續進步以及與時並進,確保資源用在最有效的地方。 」

至於表演賽未來可能不獲資助,黃傑龍認為,既是表演性質,主辦單位應有足夠信心該賽事本身已經極具吸引力,可純粹以商業運作,政府不作介入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