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近期連場暴雨下,身兼立法會議員、北區區議員及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的陳月明位於新田鄉和打鼓嶺鄉的地區辦事處收到報告,周邊鄉村早前因暴雨出現嚴重水浸,居民生活與出行深受影響。她認為,雖然政府部門事前有所部署,但改善措施成效有限,其中新田一帶素來是水浸黑點,最嚴重時水位觸及小腿,無法出入,居民需在巴士站或高地等待雨勢減弱才能回家。她認為,水浸主因是附近道路及公路工程抬高地勢,使新田鄉村成為低窪區域,而村內排水系統卻未能配合升級,無法及時疏導極端暴雨帶來的大量雨水。
陳月明自2023年在新田設立地區辦事處後,接獲大量相關投訴。她多次促請政府部門跟進,渠務署、民政處和路政署等亦曾開展聯合視察,承諾實施中短期改善措施。
渠務署及民政處有在村內清洗渠道,加強排水。在暴雨來臨之前,署方會派遣隊伍進行巡查及清理渠道,當暴雨導致水浸時即時派遣隊伍處理,然而問題至今依然未解決,村民仍飽受水浸困擾。
鑑於極端天氣今年尤為頻繁,陳月明辦事處近日與發展局、渠務署及新田鄉事會舉行會議,專門探討解決新界北的短中期水浸問題及居民訴求。
會上,相關部門闡述新田鄉和打鼓嶺個別位置已完成的排水改善措施,並將於兩個月內完成新田鄉進一步的渠務改善工程,繼續加強排水能力。發展局與土拓署會檢視北都發展區的整體基建工程,改善鄉村的渠務需求,實現城鄉共融。
陳月明表示,樂見政府通過大型基建改善水浸問題,強調作為北都區核心的新田科技城,長遠不應再出現嚴重水浸,期待規劃落實後能徹底解決鄉村困境,並作為範例延續到後續的北都新發展區中,期望部門明確落實時間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