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琼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2025年8月21日,「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式落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筆者有幸出席了設立儀式。期望「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民族記憶輝映未來,幫助港澳青少年在歷史長河中錨定愛國航向,相信將為香港青少年的成長和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帶來非凡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擁有豐富的文物史料和詳實的歷史紀錄,將那段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真實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因此,對於香港青少年而言,「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絕對是一座珍貴的歷史博物館。香港青少年踏入這座基地,彷彿置身歷史長河,見證先輩們為了國家獨立、民族尊嚴,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事跡。他們亦會深刻認識到香港與祖國血脈相連、休戚與共的關係。
建立對國家歷史的全面認識
這種沉浸式的歷史體驗,遠比書本上的文字更具感染力,能進一步滋潤他們心中的愛國種子茁壯發芽,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讓他們明白自己作為中華兒女的使命擔當,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國家建設和香港發展之中。
由於香港複雜的歷史原因,過去的歷史教育體系多以西方視角為核心,對中國近代史的敘述往往淡化與內地的歷史聯結,對於很多重大歷史事件,如鴉片戰爭、辛亥革命等影響中國命運的重大事件,缺乏基於民族立場的完整闡釋,導致部分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對「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與抗爭並存的歷史」、「香港始終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參與者」等歷史認知都較為模糊。
當前,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重塑青少年國家認同、厚植家國情懷,是夯實社會根基的重要課題。從香港推廣愛國主義教育的層面來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香港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過去,特區政府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在課程中增加了中國歷史的部分以及在課外活動中增加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如今,依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設立的教育基地,結合香港不斷完善的歷史課程體系,為香港學校、社會團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提供有力支持。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定期前往參觀學習,通過專業的講解、豐富的展覽,讓青少年全面了解抗戰歷史,深刻領悟偉大的抗戰精神。同時, 這也有助於香港教育界探索更多元、更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方式,特別是加強對中國近代史的教育,讓香港青少年認識到沒有強大的祖國,就沒有香港的安定和繁榮。
弘揚中國抗戰精神
更重要的是,基地為香港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國際表達」的支點。香港作為國際都會,不少青少年擁有跨文化成長背景,在他們了解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後,更可以讓他們從全球視角理解中國抗戰的意義,進而增強「作為中國人的自豪」與「珍惜和平」的雙重認同,並且積極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
同時,基地的價值不僅在於「回望歷史」,更在於「啟迪未來」。我們期待它能與香港的發展實踐緊密結合,讓愛國情懷轉化為建設香港、服務國家的行動力。一方面,我們期望加強與香港本地教育機構、學校的合作,根據香港青少年的特點和需求,開發定制化的教育課程和活動。比如,舉辦抗戰歷史主題的演講比賽、徵文活動,組織香港青少年與抗戰老兵面對面交流,讓他們親耳聆聽那段歷史的真實故事,增強教育的互動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如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技術,打造沉浸式的抗戰歷史體驗場景,讓青少年更加身臨其境地感受抗戰的艱辛與偉大,提升教育效果。
特區政府可以此為契機,構建全社會協同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香港的學校亦要進一步強化歷史教育和國民教育,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媒體則要發揮宣傳引導作用,廣泛傳播基地的教育資源和活動資訊,營造濃厚的愛國氛圍。
筆者相信,「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設立,是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它承載了歷史的厚重,肩負着培養香港新一代愛國情懷的使命。同時也是一個開始,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未來能有更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內地和香港建立,讓更多的香港青少年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更能到基地參觀,接觸到更生動的內容。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成為香港青少年成長的精神搖籃,助力他們厚植家國情懷,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與祖國攜手共進,共創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