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本港近月發生多宗涉嫌有內地機構利用本地學校「借殼辦學」事件。特區政府教育局日前向全港所有學校發信,列出4項嚴正提醒,包括除獲教育局批准,任何學校不得與第三方合作辦學;所有學校需向該局如實提交學生名單;學校不得濫收費用;學校須謹慎留意所作廣告宣傳是否嚴格遵從規定。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今日在電視節目訪問中強調,局方高度關注「借殼辦學」問題,一旦發現必定嚴肅處理,包括勒令停辦或拒絕批出正式註冊。新學年會通過「點人頭」及突擊巡查等措施,確保學校運作合法合規。
教育局上周四(21)向全港學校發出通告,針對近日有個別學校涉嫌利用第三方機構,以學校名義在內地開辦教育課程,懷疑「借殼辦學」,或進行誤導性宣傳,例如聲稱能「提供香港學籍」等行為。
通告向全港學校作出四大提醒,包括強調除獲教育局批准外,任何學校均不可與第三方機構協作,安排第三方機構以其學校名義開辦教育課程。通告特別點明,學校不得借「姐妹學校」名義作幌子,或任何名義與「姐妹學校」違規合辦正規課程。
此外,通告列明學校有責任向教育局提交準確的學生就學資料,如有資料不實,教育局會密切關注並採取適切行動。同時,學校不得濫收費用,私立學校收取學費以外的其他費用,須符合教育局相關規例和法律。學校亦須謹慎留意有關廣告宣傳的規範。
教育局並於通告強調,會加強與內地教育部門溝通,從源頭打擊「借殼辦學」等違規行為。若事件涉嫌串謀欺詐,將轉介執法部門跟進。通告副本已分別發送予香港警務處、香港海關及廉政公署。

「在過去一段時間大家都看到,有學校在未得到教育局同意下,就與第三方合作辦學,開辦正規課程,而被教育局勒令停辦,亦有學校被教育局告知,將不獲發出正式註冊。」施俊輝今日在電視訪問表示,另有部分學校被局方列入關注名單中,已要求它們提供進一步資料,一旦查明屬實,定有相應跟進行動。
談及通告中針對學校濫收費用的問題,施俊輝提及最近有學校濫收20萬元建校費,正是明顯違規的例子。廣告宣傳方面,施俊輝舉例有學校宣稱「可『一條龍』直升某大學」,這也是局方必定會跟進的問題個案。
施俊輝又提到,教育局每年9月中旬會派員到公營學校點算學生人數,亦已成立突擊巡查小隊,除在9月至10月展開兩輪檢查外,亦會不定期前往高風險學校突擊巡查,「會在無預告的情況下,去一些我們認為高風險的,例如過往收過投訴,出現過管理、收生、財政困難的學校,作突擊檢查。」
教育局並已設立相關「舉報機制」,被問到當中會否設獎賞制度,施俊輝表示局方已跟校長會、學校議會等業界代表達成共識,強調目標是團結業界及全社會,共同維護香港教育聲譽,而非着眼於獎勵舉報者。
就社會近期關注雙非學童升學問題,包括會否影響本地考生入大學率。施俊輝強調,局方過去十多年進行學位估算時,一直有考慮雙非數目的影響,亦有不同措施應對,包括幼稚園「一人一位」、小學跨境學童專網等。他又指部分雙非學童最終會返回內地升讀大學,當中存在眾多不確定性,局方會密切留意未來發展趨勢,有需要時會調整政策措施,確保教育系統有序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