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惠特區政府大力推動「盛事經濟」,本港零售與餐飲業迎來復甦契機。餐飲股太興集團(6811)昨日公布,集團整體收益按年增長6.2%至17.12億元(港元,下同);純利4,081.3萬元,按年大升逾2.8倍。每股盈利4.19仙,按年大升逾2.9倍。每股派中期息3.5仙,按年上升40%。太興集團昨收報1.02元,無起跌。●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太興集團指出,儘管港人境外消費趨勢持續,消費外流現象加劇,經營環境充滿挑戰,但政府積極推動旅遊業及盛事活動發展,今年上半年旅客人次約有2,400萬,對經濟增長有正面影響。為把握機遇,集團一方面鞏固現有商圈,同時繼續拓展核心及旅遊等區域,包括啟德體育園、旺角、將軍澳等主要商圈,並推出豐富多樣的優惠活動,包括春日禮遇及電子美食現金券等優惠以回饋顧客,帶動整體收入上升。
太興App增效率 會員逾27萬
太興表示,集團於業績期內適時把握市場動向,實施各種營銷策略和優惠活動,同時借助「太興App」與社交平台加大宣傳推廣力度,並推出多款受市場歡迎的引流產品,藉以吸引更多目標客群,推動集團收益增長。公告提到,集團首個綜合流動應用程式「太興App」自推出兩年間,會員人數已突破27萬,並成為驅動集團業務增長的重要平台。於回顧期間,顧客已逐步養成透過「太興App」進行預早點餐、外賣下單、到店自取及外送速遞等多元服務的習慣,這不僅為顧客節省等候時間,亦協助餐廳更高效地調配人力資源,實現營運效率與服務品質的雙重提升。
舖租一向是香港營商的最大成本,回顧期間,集團憑藉自身在市場中的規模優勢,主動與業主磋商,以爭取達成減租協定,以持續推進業務拓展。集團之使用權資產攤銷、租賃及相關開支佔收益比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6%下降至回顧期間的15.1%,租賃相關開支為2.583億元,2024年上半年為2.58億元。
內地業務方面,太興指,內地餐廳行業正面對供需失衡加劇與成本持續攀升的雙重壓力,加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市場洗牌步伐明顯加快,不少餐廳品牌選擇退出市場。面對經營上的重大挑戰,集團一方面重新調配資源,將發展重心聚焦於更具潛力的城市及餐廳;另一方面,透過產品創新及優化產品選項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於回顧期間,集團於上海陸家嘴開設「敏華冰廳」旗艦店,以主題餐單和夏季營銷活動豐富餐廳體驗,進而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集團積極與外賣平台展開合作,全方位增強自身競爭力。
無銀行借貸 持現金等近3億元
太興還提到,集團採取嚴謹的資金管理政策,確保現金流穩健及現金狀況良好。截至今年6月底,集團沒有銀行借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82億元,2024年底則為3.308億元。
截至6月30日,集團餐廳網絡擁有217間分店,較去年底增加6間。其中,有188間位於香港及澳門;29間位於內地,當中17間位於大灣區的內地城市。集團除旗艦品牌「太興」外,已先後收購及獲授權多個品牌,包括「靠得住」、「錦麗」、「敏華冰廳」、「星記海鮮飯店」,自創及推出「茶木」、「亞參雞飯」、「餃子鎮」、「Tommy Yummy」、「安金稻」、「一橋拉麵」、「滿山·台北」及「TOKENYO韓式烤肉料理」等,迎合顧客多元化的餐飲需求。
太興集團中期業績摘要
項目 金額(港元) 按年變幅
收益 17.12億 +6.2%
毛利 12.56億 +5.7%
除稅前溢利 5,635萬 +254.7%
純利 4,081.3萬 +280.8%
每股盈利 4.19仙 +291.6%
每股中期息 3.5仙 +40%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