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展覽廳,參觀從左邊看起。一張張歷史老照片,鋪滿了近400米的展板,記錄抗日戰火中的歲月;展覽中不時有特別設置的互動體驗處,在展覽中融入創新科技元素,十分吸引參觀者目光,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預先走進展覽場地,發現這不只是一場生動的歷史課,更是一場與歷史的對話。
觀眾可與歷史對話
說起對話,特別讓我想起在網絡上很火的一個AI製作的片段,是抗日英烈與現代戰士的對話,抗日的年輕戰士望向來自新中國的同志說:「太好了,我們勝利了!」在展覽中,觀眾亦可以與歷史對話,看到抗日英烈們勇赴沙場,給家人的一封家書或遺書;也可以看到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戰爭勝利後,全國各地及世界各國人民歡慶勝利的時刻,最後主辦方更準備了留言板,大家可以寫下所感。
多元的體驗讓展覽特別適合一家三代人來沉浸式感受歷史脈絡。對於長者,他們是離歷史最近的一群人,相信能看到一些熟悉的場景;對於青少年,展覽中的科技元素可以激起他們了解歷史故事的興趣;對於一個家庭,展覽中更展現了戰火中一個個小家的故事,也能明顯看到,在國家危難之際,小家的安穩都是奢望。
正如這次展覽的主題「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盛世中華需要更多人攜手守護,香港同胞從歷史到未來,都不會缺席。 ●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