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龍 TERA-Award大賽組委會執行主席
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香港企業家可扮演什麼角色?2024年是有紀錄以來地球最熱的一年,全球暖化引發的極端氣候事件頻生,面對這場人類共同危機,由本港企業家李家傑博士發起的TERA-Award 智慧能源創新大賽,剛剛於英國劍橋大學舉行頒獎禮和交流活動,標誌着這項由香港主辦的大賽更趨國際化,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為全球能源創新搭建了廣闊的連結平台。
TERA-Award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平台角色——連結投資者、初創公司與能源產業各方。透過大賽,科創團隊不僅獲得最高100萬美元的現金獎勵,更會得到曝光於國際投資者的機會,加速他們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大賽協助科創團隊在可再生能源、儲能與能源轉化、碳捕獲與封存、綠色燃料與氫能等六大技術領域,實現商品化及規模化發展。
今屆大賽吸引785個參賽項目
事實上,過去多家能源新秀已透過TERA-Award這個科創加速平台展開其加速旅程。例如第一屆銅獎得主Luquos Energy獲得戰略投資後,在深圳推出硫基液流電池儲能系統示範項目,計劃2027年量產。第二屆金獎得主i2Cool完成A輪融資,其無電製冷塗層已應用於全球逾百個項目。
憑藉過去三屆的成功例子,今屆大賽進一步吸引來自76個國家與地區的785個參賽項目,不少初創公司7月中聚首於英國劍橋,參與頒獎禮和交流活動。我觀察到不少海外初創公司渴望進入亞洲市場,而TERA-Award恰好成為他們進軍亞洲的理想平台。同時,亞洲龐大的製造基地,也為各國初創企業提供了技術產業化的理想環境。
協助突破性能源技術轉化
第四屆金獎由英國初創公司BAROCAL奪得,評審認為其技術具有顛覆產業的潛力。BAROCAL的「固態壓力製冷」(barocaloric cooling)技術,利用一種有機晶體,它在加壓時產生吸熱並升溫,釋壓後放熱並降溫,形成可重複循環的冷卻效果。相較傳統空調使用對環境有害的氟化氣體,新物料屬固態材料,不會有洩漏風險,而且能源效益提升2—3倍,具備節能與環保雙重優勢。這項技術可廣泛應用於食品冷鏈、數據中心、醫療設施及建築空調等場景,大大減少用於溫度調節的耗能,對世界影響深遠,獲得金獎是實至名歸。
今屆TERA-Award也得到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注視,並出席英國的活動與不同科創團隊交流。這在在顯示出香港在應對氣候變化這場生存戰中,擔當了連結全球人才、技術、資金與市場等不同領域的角色。隨着TERA-Award的成功舉辦,香港將繼續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協助更多突破性能源技術從實驗室走向世界舞台,為全球邁向淨零未來貢獻智慧與力量。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