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生與老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音樂會於17日晚在荃灣大會堂演奏廳圓滿舉行。音樂會邀請到國家級非遺華陰老腔代表性傳承人張喜民為主唱的陝西華陰老腔藝術團來港,與香港著名三弦藝術家趙太生攜手,並由香港星級音樂製作人趙增熹擔任音樂顧問,共同打造一場跨越地域、貫穿古今的音樂盛宴。

今次參與《太生與老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音樂會是張喜民第三次來到香港,他現場演出了《將令一聲震山川》《太陽圓月亮彎都在天上》等經典老腔代表作,更與香港中樂團三弦首席趙太生跨界合作,「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舊有的、經典的藝術形式,要不斷和新的東西結合,才能吸引到年輕人看,它的壽命才會長。」

有着「中國最古老的搖滾樂」之稱的老腔,以唱腔豪放、嘹亮為顯著特點。如何與趙太生的三弦完美融合?團隊經歷了長時間的磨合、演練。華陰老腔藝術團藝術總監李毅君解釋說,因為三弦的聲音比較高,而藝術團用到的月琴聲音則比較低,為了把兩種樂器的特點都呈現出來,並且「誰也不奪誰的風采」,團隊經過溝通對演出的話筒等環節做了細微調整,趙太生亦做了降調處理,以保證舞台上的精彩呈現。

除經典老腔外,音樂會更呈獻多部突破性創作:改編自墜胡獨奏曲《十八板》的三弦獨奏《中洲新韻》,趙太生運用了拍、打、搬、揉及戲曲「緊拉慢唱」等創新技法,賦予中原弦索古樂全新生命;《弦鼓韻》首創三弦與大鼓的深度對話,趙太生與敲擊樂演奏家梁正傑默契配合,在鼓弦交擊間訴說濃郁鄉情;融合陝北民俗舞蹈的《跑驢》,由趙太生攜手舞者翟正天演繹,以三弦樂韻牽引生動舞姿,展現了非遺藝術的詼諧魅力。壓軸的爵士跨界環節《當三弦遇上爵士》,在音樂顧問趙增熹聯同大提琴和低音結他手Sylvain Gagnon的重新編曲下,將《夜來香》《康定情歌》陝北說書《颳大風》等經典注入現代西方律動,碰撞出令人驚喜的火花,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趙太生坦言,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這裏的觀眾所接觸到的文化是包羅萬有的,因而希望通過這台演出,不僅推出我們自己的文化,也能夠包容、展現世界各地多元優秀的文化形式。

香港中樂團秘書長余昭科則表示,《太生與老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音樂會是一次具有創新性的嘗試,希望通過這場音樂會,推動中國傳統音樂與西方現代音樂融合碰撞,讓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們看到創新融合的空間和可能,也讓更多海外觀眾更直觀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彩之處。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沐晚 報道;視頻攝製:福瑞士、鹿洺、丁旻)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