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教育組文教匯萃製圖

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而食品科技領域的創新,則能提升食品在加工、儲存、物流和安全等方面的整體水平。有香港初創企業致力透過人工智能技術推動飲食產業革新,透過自主研發的AI平台,整合全球農業食品大數據、專利生物合成技術及頂尖科研團隊的見解,將傳統漫長且高成本的食品研發過程,轉化為高效、精準且創新的智慧化流程,不僅提升研發效率,更能整合風味、質地與營養分析,助力餐飲行業開發更健康、可持續且符合市場需求的飲食解決方案。

食科人工智能有限公司(FoodTech AI)由董林、溫學文和陳家銘共同創辦。陳家銘指出,當前全球食品科技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數位化轉型,特別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驅動下,傳統食品研發與餐單設計模式正面臨根本性變革。現階段多數餐飲企業仍依賴廚師經驗與反覆試錯進行新品開發,平均需時3至6個月且失敗率高達70%,同時還面臨食材成本上漲、消費偏好快速變化等挑戰。

市場上雖已出現部分配方管理軟體與營養分析工具,但真正能整合食品科學、感官評估與市場數據的智能平台仍屬稀缺。香港作為美食之都,擁有高度成熟的餐飲市場與國際化消費群體,卻缺乏本土的食品科研解決方案供應商,業者多依賴歐美系統,難以滿足亞洲特有的烹飪技法與口味需求。因此,FoodTech AI透過自主研發的AI平台,提供食品概念設計與附加要求定制服務,基於生成算法進行產品概念開發、包括食譜生成、ESG碳權管理及成本控制等功能,為客戶提供從原料選取、配方設計到市場策略的一站式服務,協助他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陳家銘進一步說明,FoodTech AI的智能食品平台在AI食品配方開發系統方面,運用先進算法智能生成同時符合營養需求、成本效益與市場趨勢的創新配方,能將客戶的文字描述自動轉化為完整的產品開發方案,包含精確的原料組合建議與工藝參數設定,並可即時產出高擬真的產品概念圖與3D食物模型,目前已成功應用於烘焙食品、植物肉研發及功能性飲品等多元領域。食品優化診斷平台則採用圖像識別技術深入分析現有產品在外觀與質構上的缺陷,提供專業的口感改良建議、營養成分強化方案及保存期限延長對策,更特別開發符合國際標準的清真與純素認證自動檢測功能。

針對農業生產端,將精準農業決策系統整合衛星遙感與物聯網數據建立作物生長預測模型,已開發出虎堅果、無腥味大豆等特種作物的專用栽培算法,並成功應用於沙漠綠化項目的土壤改良方案設計。此外,平台提供全面的產業數據服務,包括即時更新的全球食品原料價格波動預測、精準描繪區域性消費口味偏好的熱力圖分析,以及針對各國新頒布食品法規的合規性預警系統,協助客戶掌握市場先機並降低營運風險。

FoodTech AI已經跟西廚厨藝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受訪者供圖)

展望未來,FoodTech AI已經跟西廚厨藝學院簽署合作協議,並與波仔食品將會聯手推出營養均衡、減油減鹽的健康便當系列,作爲「N餸飯」, 會以波仔食品已推出的冬菇蒸鷄作改良,更改醬料,使用更大件有彈性的鷄塊,快將推出市場,之後會拉動更多餐飲企業加入我們的生態圈,為食品行業提供一個更精準更快速更符合市場需求的食品研發和菜單改良,並擴展至更多國際市場,助力香港食品科技市場持續發展。

文章提供:食科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陳家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