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城中學舍計劃設有專屬網頁,將更新並公布合資格及已獲所需發展許可的學生宿舍名單。多名港漂學生對計劃表示期待,因為目前坊間租務市場不但「房少價高」,初來港的學生也會因不熟悉市況和手續,有機會遭不良中介欺騙,相信該計劃不但提供更多宿位,還因獲政府認證的「頭銜」可確保住宿條件與質素,大大保障了非本地生的安全和利益。

「香港的大學普遍讓本科生校內住宿最少一年,我就讀的香港中大地方最多可住三年,但新學年我已經大四了,所以整個暑假都在煩惱住房問題。」中大港漂學生余佳一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心儀東鐵沿線的租盤,亦有查詢酒店包月價格,「比較好一點的房,月租約1.5萬到2萬元不等,酒店價格也有點負擔不起。」他也有考慮過深圳口岸附近租房以跨境上學,目前仍在物色當中。

「居住環境有所保障」

余佳一認為,香港租房訊息未夠透明,加上非本地學生在港人生路不熟,「沒有一個很直接的渠道,讓我們知道哪裏有房租,就只能找中介,有機會遇上收費很高,或被欺騙情況。」他曾聽聞,有學生原與中介談好房間傢具全包,但簽約後卻全都搬走;亦有朋友所居房間的樓上樓下都是色情場所,感覺治安欠佳。他相信,城中學舍計劃能解決有關問題,「如果是政府或校方負責的計劃,有這名號打出來,我們肯定更加放心!」

嶺南大學港漂畢業生李小姐指出,非本地學生自行租房,或有機會因不了解行情被中介蒙騙,或迫不得已接受較差環境,「如沒有現場看房,只通過照片、視頻信息來判斷,容易有視角扭曲、P圖等問題」,而且屋苑周邊條件亦未必有清晰說明,只模糊說「交通便利」、「距離某某大學×分鐘」等。至於房內設施一旦失靈,要經中介聯繫房東再處理,往往很花時間。她認為,計劃中的學生宿舍有統一公開監管,讓居住環境有所保障,長遠也能為租務市場作好榜樣,減少劣質居所,幫助非本地學生更好融入及享受香港學習與生活。

本身也是港漂的立法會議員尚海龍表示,過去有非本地生曾遇到假網站、黑中介、假二房東等詐騙,亦有與房東發生金錢糾紛,損失錢財甚或被趕出住所等,城中學舍計劃的政府認證宿位,有望避免學生利益受損,同時可幫助大學解決宿位不足難題,並為商界帶來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