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盟電影節2025」的開幕影片是馬來西亞電影《金牌》,《金牌》由鄭建國導演、陳哲耀主演,改編自東京殘奧首位獲羽毛球金牌的馬來西亞選手謝儮好的真實人生經歷,謝儮好自小已是羽毛球天才,在嶄露頭角時確診臂叢神經麻痹,但他憑着堅強的意志,毅然轉戰賽場,成為殘羽世界冠軍,後因生計退役。數年後夢想之門再度打開,在兒時偶像馬來西亞名宿拉錫西迪的指導下,踏上殘奧舞台勇奪金牌。這部電影既有運動電影的熱血,亦談及家庭、社會及身份認同等問題。
電影原型人物、馬來西亞殘奧羽毛球金牌得主謝儮好與監製Guinevere Loh共同接受媒體訪問,Guinevere Loh表示︰「在疫情期間,導演鄭建國無意中在電視上看到謝儮好將金牌掛在教練身上的採訪,被這個充滿情感的瞬間打動,同時他發現殘奧選手的心路歷程較少被大眾關注,因此決定將謝儮好的故事搬上熒幕。」她透露︰「在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主演陳哲耀為貼合角色,接受了約3個月的羽毛球訓練,模仿謝儮好的肢體動作,從習慣用右手改為用左手打球,最終還成功增重11公斤。在還原比賽過程中,包括場景搭建、相關設計及真實Logo的使用,他們亦面臨極大挑戰。最終電影基本呈現了謝儮好從成長到成功的歷程,雖有部分改編,但均獲得本人允許。」
Guinevere認為東盟電影節為馬來西亞電影走向香港乃至國際提供了重要平台,是很好的起點。「我希望電影能向各國觀眾傳遞永不放棄的精神,以及為實現目標努力爭取的態度。未來我亦期待與香港導演、演員及其他工作人員合作。」
謝儮好則表示︰「我起初覺得將自己的生活故事拍成電影很不真實,我認為自己的人生經歷並無特別之處,所以對這個想法抱着懷疑態度。在導演的勸說下,我想到馬來西亞種族的團結以及故事中蘊含的運動精神,而且自己從失敗中爬起、不被看好卻實現人生突破的經歷對他人亦有激勵作用,最終就同意了電影改編。」這是謝儮好首次接觸電影拍攝,他驚訝於拍攝的辛苦及工作人員的努力,如拍攝東京奪冠戲時約200人、需在半夜拍攝等,對陳哲耀為貼合角色而改用左手打球、增重都表示高度認可。「我在看完電影後深受感動,電影中多個場景,比如贏得馬來西亞首枚殘疾羽毛球金牌的時刻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謝儮好希望電影《金牌》能傳遞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激勵小孩和家長,並讓家長認識到長期支持和培養孩子的重要性,幫助孩子擁有正能量的想法。謝儮好表示電影上映後,他亦感受到社會對羽毛球及殘奧運動員的關注度有一定增加。 ●文:丁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