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佳鳴今年提出多項提案,關注琴澳產業協同發展及通關便利性,力促琴澳深度融合,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增添動力。李佳鳴指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自建立起,便肩負着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任,區內四大重點產業布局與澳門 「1+4」經濟發展策略高度契合。在大健康產業領域,生物樣本的跨境流通對於臨床醫療和科學研究至關重要。
推動生物樣本跨境流通
澳門因人口、人才等因素限制,高端精準醫學檢測長期不足,諸多檢測需依賴外地,費用高且耗時。而橫琴可借助內地高端檢測資源,通過琴澳合作更好服務澳門居民醫療需求,同時利用澳門的國際化窗口拓展國際市場,推動大健康產業向高精尖發展。
目前,國家政策體系全面支撐,多省市已有相關試點經驗,且橫琴封關管理有利於控制風險,啟動生物樣本在琴澳間便捷流通的條件已趨成熟。她建議由相關部門成立專項工作小組,以試點方式開展生物樣本 「點對點」跨境檢測,對生物樣本進行風險等級評定並建立 「白名單」 備案制度。
更好服務橫琴現有重點企業
針對橫琴產業發展現狀,李佳鳴表示,儘管註冊企業不斷增加,但實際運營及盈利企業佔比較低,原因在於缺乏真正有效的政策支持以及服務企業、推動產業發展的機制。她建議成立 「企業服務專班」,對深合區內四大產業中的代表性企業實行 「對口服務」,組建跨部門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溝通協調會議,為企業爭取政策支持,並建立合理的容錯免責和激勵機制,鼓勵大膽創新。
優化港珠澳大橋通關 緩解擁堵
在港珠澳大橋通關方面,隨着 「港車北上」和 「澳車北上」 政策的實施,口岸車流量持續高位,周末和節假日小客車通關經常出現擁堵。李佳鳴建議將港珠澳大橋作為試點,實行 「單邊驗放」制度,三地口岸只負責查驗入境車輛及人員,同時優化通關流程,如合併人工檢查車尾箱與車輛驗放流程、增加高科技設備簡化人員通關等。但此舉需要粵港澳三地多個部門配合及國家層面的支持,建議成立工作小組進行可行性分析論證。
完善橫琴居住證與赴澳簽注政策
此外,在橫琴居住證及居民赴澳「一簽多行」政策方面,李佳鳴建議擴大可辦理橫琴居住證的人群範圍,除購房、租房外,在其他情形下滿足「擁有合法穩定住所」條件的人群也可申請;同時擴大「一簽多行」適用人群範圍,將「與橫琴建立實質生活關係、在橫琴接受長期服務、在橫琴投資產業項目等」人群納入其中,助力橫琴產業發展和人氣提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