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建好 上海市政協常委 香港上海浦東聯會會長
2024年以來,「China Travel」入境遊持續升溫,超八成的外國遊客臨近期限才離境,多數希望延長停留、增加行程。國家移民管理局已於2024年12月17日宣布,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延長為240小時,同時新增21個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並進一步擴大停留活動區域。該政策不僅在經濟上直接促進旅遊業繁榮,吸引遊客和商務人士,帶動相關產業和經濟增長,也在文化層面增強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有助於塑造開放包容的國際形象,突破西方媒體話語壟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這一政策背景下,上海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的示範窗口,其作用愈發顯著。作為全國最大的空港口岸,浦東和虹橋國際機場迎來了大批享受新政便利的境外旅客。這不僅促進了上海市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繁榮,也為國際商務合作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上海打造成為境外旅客來華首選目的地的進程。
隨着入境旅遊興起,外國遊客自發分享「China Travel」視頻日益增多,但也出現不少集中「投訴」。許多遊客指出,景區、道路的多語種標識翻譯錯誤或不一致,嚴重影響其獲取信息和遊覽體驗。另一方面,在「無接觸」經濟推動下,消費場景普遍數字化,APP成為掃碼支付、預約、點餐的主要方式,但多數APP僅面向境內用戶設計,未充分考慮境外使用者需求,造成諸多不便。同時,港澳同胞也因線上平台實名認證僅支持內地身份證,無法使用通行證或護照,在境內旅遊時面臨障礙。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上海充分發揮在全國范圍內的先行示范作用,率先打造國際旅客來華首選旅遊目的地的金字招牌。由於內地商業化APP普遍呈現分散獨立開發的狀況,缺乏有效整合,既增加了操作複雜度,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建議上海從政府層面牽頭開發一款多語種的官方APP——「China Travel Mate」,以國際機場為主要推廣支點,引導外國遊客落地後下載使用。該APP不僅可以提供準確的多語種旅遊資訊,還可作為統一接口,引導用戶接入國內主流商業APP,一站式完成注冊與使用指導,輕松實現預約、購票、公交出行、支付等多種功能。
同時,鼓勵「無接觸」餐飲企業保留線下點餐選項,推動文化場所及各類景區開放線下購票渠道,尤其應為過境免簽遊客設立每日限額的免預約優先窗口,盡可能保障外國遊客在短暫停留期間獲得更完整的旅行體驗。在公共交通方面,建議上海交通部門加強與國際支付卡機構的合作,使境外遊客能夠直接使用手機NFC信用卡等工具支付車費。
此外,還應推動上海市移動互聯網企業積極開展升級改造,擴大APP實名認證所支持的證件類型,除內地居民身份證外,還應納入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國際護照等其他身份證明,切實提升境外遊客的使用便利性和滿意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