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榮良 浙江省政協委員 香港甬港聯誼會會長
浙江人憑藉敢為人先精神,創造了經濟奇跡,湧現大批知名企業,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當下,高質量發展成為必然,但也面臨產業結構優化、創新能力提升、區域發展平衡等挑戰。
應對挑戰,我們需關注以下方面。首先,推動產業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浙江製造業面臨轉型壓力與機遇,應大力推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支持,促進傳統製造業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提升附加值和競爭力,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在此基礎上,加強數字經濟、智能制造、AI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
其次,強化創新驅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至關重要。全球科技競爭加劇,核心技術是關鍵。需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深化產學研融合。浙江高校資源豐富、民營經濟活躍,應進一步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長期合作,共同攻克芯片、生物醫藥等關鍵核心技術。
同時,深化改革開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要繼續深化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並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便利化。此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教育、醫療等領域加大投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最後,在創新發展中融入港澳元素。應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多方合作,特別在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方面。通過建立跨區域產業聯合,促進兩地在高新技術、數字經濟等領域交流合作,優勢互補。同時,鼓勵港澳青年在浙創業,提供資金、稅收優惠和政策指導,吸引香港畢業生投身浙江創新創業。
結合浙江省社會發展實際問題,加強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省內發展不均衡,浙北相對發達,浙南、浙西部分地區滯後。需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產業轉移與協同發展,引導浙北產業向浙南、浙西轉移,促進區域產業互補。例如,溫州傳統製造業轉型中,可將部分生產轉移至勞動力豐富的麗水等地,優化資源配置。同時,應進一步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生活品質,發展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增加農民收入,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再者,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通過完善社會保險、加強社會救助、提高社會福利,讓群眾在高質量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港澳委員肩負着連接內地與港澳、推動兩地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我們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其中,將香港的優勢經驗帶到浙江來,為浙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結合浙江省實際,多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打造出一個具有浙江特色的共同富裕示範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