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久祥 寧波巿政協委員 香港寧波同鄉會會長

由於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地球氣候變化速度加快,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給人類社會和生態系統帶來巨大挑戰。近年來我國一些經濟較發達、人口密度大的省市持續出現嚴重霧霾天氣,給民眾的日常生活和生產造成了諸多不便,環境污染直接威脅人體健康,其影響也日益增加。

寧波市作為我國的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在我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評比中一直處於中等偏上水平。2023年,全市各區(縣、市)、開發園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範圍在2.68到3.40之間,平均為3.14,同比持平;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範圍在88.8%到95.6%之間,平均為92.4%,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根據綜合指數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為象山縣、寧海縣和海曙區,相對較差的為余姚市、慈溪市和高新區。

2023年,寧波市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穩定,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8位,六項常規污染物年均濃度連續7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臭氧濃度和污染天數較上年度均有所回落;地表水市控及以上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同比上升3.2個百分點;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保持100%達標;近岸海域水質基本穩定;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輻射環境保持安全水平;生態質量總體較好。但生態環境穩中向好基礎還不穩固,臭氧污染尚未得到徹底根治,地表水個別重點斷面水質還不夠穩定,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較全國平均水平仍有差距。

為此本人建議,擴大監測網路覆蓋範圍,在現有基礎上,新增空氣質量監測站點,覆蓋城鄉結合部、工業區和人口密集區,確保監測資料全面準確;優化監測站點布局,重點監測PM2.5、PM10、臭氧(O3)、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引入先進監測技術;推廣使用高精度、即時資料傳輸的監測設備,如鐳射顆粒物監測儀和可攜式大氣監測設備;應用衛星遙感技術監控大範圍的空氣污染情況,與地面資料相結合,實現立體監測;建設智能環保平台;建立統一的空氣質量監測與分析平台,整合多部門資料資源,實現即時監控、資料共用和自動化分析;應用人工智能(AI)和大數據技術,預測未來污染趨勢,為治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在政策與公眾參與方面,本人建議,完善法律法規,推動出台區域性空氣污染防治條例,為治理工作提供法律支援;加強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企業和個人守法意識;建立污染源舉報平台,鼓勵市民參與監督和治理;組織公眾環保教育活動,提升居民環保意識和參與度。同時加強寧波與周邊城市的聯動,推進區域性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特別是對PM2.5和臭氧污染的協同治理加;推廣清潔生產技術,減少VOCs和惡臭物質的產生和排放;加強宣傳教育,鼓勵公眾舉報污染行為,共同推動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