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因應用AI降本提效以及收入結構改善,平安好醫生(1833)中期錄得營收2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9.5%;歸母公司淨利潤達1.34億元,按年增長136.8%。其中,綜合金融客戶端(F端)及企業端(B端)企康業務收入按年增長30.2%,公司整體付費用戶數按年增長35.1%,惟該股下跌6.8%至15.74元。執行董事、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臧珞琦於記者會上表示,自從公司成為集團的合併子公司以來,在產品和服務的協同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包括場景化的醫療AI應用能力都在不斷提升,這也反映在上半年的業績中,預期隨著業務不斷展開和收入成長,中期目標是實現雙位數的盈利水平。

臧珞琦指,集團會在利潤率進一步提升下考慮分紅以回應市值管理的舉措,同時也要顧及集團戰略發展的部局及股東的期待。毛利率和毛利潤都在上半年實現了雙重增長,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AI技術帶來的成本下降和流程優化,提升後台運營效率;二是收入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性收入佔比提升了四個百分點,再加上平台整合供應鏈的優勢不斷增強,平台運營效率;三是收入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性收入佔比提升了四個百分點,再加上平台整合供應鏈的優勢不斷增強,平台收入佔比不斷提高,驅動成本的成本提效。

她又指,目前正處於一個高速發展、不斷創新的產業階段,還沒有非常明確的產業穩態獲利水平,但管理階層已著手佈局幾個核心策略來推動獲利成長,包括提升供應鏈服務效率,透過數位化營運優化供應鏈管理,建立開放、共贏的醫療健康生態等,未來核心業務的發展動力十分明確,管理階層也會持續關注這些投入與回報,追蹤其實際效果。

公司指,期內B端付費用戶數超360萬人,按年增長39.2%。公司還進一步擴展到線、到店、到家、到企「四到」服務網絡覆蓋,建立37個科室約5萬名內外部醫生團隊,累計簽約超3200位專家醫生,合作超4000家醫院、10.6萬家健康服務供應商、24萬家藥店、超百家養老護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