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胡永愛)8月22日至24日,深圳濱海藝術中心將迎來一場跨越七百年的藝術盛宴——意大利殿堂級音樂劇《神曲》將作為中意建交55周年核心文化項目,以震撼的舞台呈現與深邃的哲學內核,為鵬城觀眾開啟一場從「地獄」到「天堂」的靈魂遠征。這場融合搖滾、歌劇與尖端科技的視聽史詩,不僅是對但丁《神曲》的當代詮釋,更成為中意兩大文明古國互鑒共榮的生動註腳。

在中意建交55周年之際,《神曲》演出在延續了該劇目恢宏魅力的同時,也將同步推出「神曲」入深點亮全城、赴前海交流活動、中意文化交流暨《神曲》導賞趣談夜、世界之窗Citywalk快閃、觀演現場送「晨光有機賞酪」、做客寶安區融媒體直播間、打卡獲《神曲》紀念票根、簽售會、紀念印章等系列配套活動。 8月22日至24日,但丁巨著·意大利音樂劇《神曲》即將在深圳濱海藝術中心啟幕,連演五場,讓更多大灣區市民走進中意文化的交流盛宴。

全球首部、唯一音樂劇劇作《神曲》
作為開啟歐洲文藝復興、奠定意大利語根基的文學豐碑,《神曲》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的巔峰之作。音樂劇《神曲》是全球首部也是唯一一部改編自但丁·阿利吉耶里同名詩作的作品,自2007年首演以來,已在意大利各大知名劇院巡演,吸引逾100萬名觀眾和80萬名學生觀看。
該劇因忠實於原著,於2007年獲意大利但丁學會頒發金獎,2019年與2020年連續獲得珀耳塞福涅獎「年度最佳意大利音樂劇」與「年度最佳音樂劇」殊榮,2021年更獲意大利文化部官方贊助,並於同年6月5日受邀參加意大利參議院「參議院與文化」活動,被譽為卓越藝術作品。該劇融合搖滾、流行與歌劇,以豐富的音樂語言重構了但丁的哲思世界。

中意文明互鑒實踐典範
《神曲》音樂劇以意大利詩人但丁·阿利吉耶里的同名長詩為藍本,通過「地獄」「煉獄」「天堂」三重境界的敘事框架,以顛覆性的藝術語言重構中世紀神學宇宙。全劇由意大利頂級製作團隊MIC公司傾力打造,曾斬獲但丁協會金獎及兩次佩爾塞福涅獎,被譽為「21世紀最偉大的舞台改編之一」。
音樂維度,《神曲》音樂劇由著名導演安德烈亞·奧爾蒂斯(Andrea Ortis)執導,劇作家吉安馬里奧·帕加諾(Gianmario Pagano)擔綱劇本創作,作曲家馬爾科·弗里西納(Marco Frisina)操刀音樂譜寫。劇目突破傳統歌劇範式,將搖滾的爆裂、流行的抒情與歌劇的恢弘熔鑄一爐。 地獄篇以電吉他嘶鳴與工業打擊樂渲染靈魂沉淪的掙扎;煉獄篇轉用爵士鋼琴與木管樂勾勒懺悔者的救贖之路;天堂篇則以女高音詠嘆與管風琴和聲交織,配合穹頂LED屏營造出神聖光輝。 作曲家馬爾科·弗利西納表示:「我們試圖用音樂語言解構但丁的哲學密碼,讓每個音符都成為通往永恒的階梯。」
舞台維度,3D沉浸式投影技術與機械裝置的融合,創造出70餘個動態場景。當演員立於巨船投影前高歌「追隨太陽」,尤利西斯突破赫拉克勒斯之柱的壯烈瞬間躍然眼前;當機械裝置模擬扭曲樹形,配合投影強化痛苦意象,自殺者化為樹林的經典篇章得以立體化呈現。200餘套手工刺繡服飾與20位舞者的肢體語言,更將中世紀美學與神話意象推向極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