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主席唐家成昨日表示,倫敦金融交易所(LME)在香港已獲批8個認可倉庫,由7月開始正式投入運作。中國是金屬生產及消費大國,LME成交中有30%與中國有關。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超級聯繫人」,香港發揮優勢、積極作為,將國家與LME這個全球最活躍的金屬交易市場緊密連結,協助國家掌握大宗商品的定價權,為國家發展創造更有利市場生態。香港LME倉庫初步反應熱烈,說明市場需求大、前景好,對本港的倉儲、物流、金融多行業帶來巨大機遇,更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優勢地位。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以建設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為切入點,匯聚相關企業落戶香港,作為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倉儲交割、航運物流、風險管理等運作中心。有見及此,港交所迅速落實施政報告的政策措施,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於今年1月宣布,將香港納入為其全球倉庫網絡內的許可交付地點,並接受倉庫營運商申請許可。
從短期來看,LME在香港的交割倉已初顯成效。目前已有逾8,000噸LME認可品牌的金屬入庫,華潤物流的兩個LME倉庫更是火速爆滿,正緊鑼密鼓地規劃第二期倉庫擴建。市場對香港LME交割倉的熱烈需求和積極反應,充分顯示香港在物流、倉儲和金融方面有良好基礎,發展LME交割倉如魚得水。
香港擁有世界一流便捷通達和高效的物流體系,毗鄰內地。在港設立交割點,相比依賴海外倉庫,能大大降低物流時間和成本,提升配置效率。對於內地相關企業而言,香港的LME交割倉提供了更便捷的窗口參與國際金屬交易。江西銅業深圳國際投資董事長鄧力就指出,香港的交割倉對公司提供了極高的便利,期待倉庫能進行擴容。
LME交割倉的發展將為香港經濟帶來多方面的增量和新的增長點。隨着倉儲規模的逐漸擴大,對本地倉儲、物流的需求將大幅增加,也將帶動香港物流和倉儲行業的升級和擴容。在金融領域,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的樞紐,在香港建立倉庫,更有條件推動大宗商品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這將引領市場變革,提升人民幣在國際金属交易之中的使用和話語權,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此外,香港LME倉庫的設立還可加強香港金融與物流服務的聯動發展和融合創新,吸引各方多利用香港多元化和高質量的第三方服務,如海運保險和仲裁服務、金属期貨對沖及衍生工具、跨境結算服務等,為國際金融中心注入新的動力。
香港LME交割倉的設立對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提升國家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定價權具有重要意義。很多內地企業從國際市場按LME價格購買金屬原材料,需要通過LME的期貨合約,管理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產生的風險。但由於LME目前在內地仍沒有認證交割倉庫,內地企業在參與LME交易後若需要進行實物交割,只能把貨從海外LME認證倉庫運回國,或把貨運到海外的LME認證倉庫,並為此支付高額的運輸費用,交割的時間、財務成本和風險都大大增加。香港LME倉庫的設立,降低了內地企業進行國際貿易的交割成本,令內地企業更充分參與LME交易和定價,有助中國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贏得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話語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