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穩定是西藏發展進步的基石。

漫步拉薩八廓街,空氣中瀰漫着酥油的香氣。

「您好,貢康桑……」八廓街道魯固社區的活動室傳來了整齊的誦讀聲。為促進各族群眾在互嵌融居中更好交流,魯固社區居委會近年來開辦「雙語小課堂」。語言交流愈發順暢,心與心便愈貼愈緊。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步行察看八廓街風貌,走進特色商品店,詢問旅遊文創產業發展、藏文化傳承保護等情況。

「我23年前來過一次,現在建得多麼好啊!」總書記感慨萬千,「千年八廓街,是我們各民族建起來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這裏交流交往交融,我們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在這裏其樂融融。」

繁盛的八廓街,為西藏民族團結寫下生動註腳。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

2025年7月,西藏林芝,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推動的這一「世紀工程」,利用雅魯藏布江豐富的水能資源,帶動周邊太陽能、風能資源開發,建設水風光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將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一路走來,西藏的發展,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心頭大事。

今天的西藏,青藏鐵路、拉林鐵路、林拉高等級公路等建成通車,初步建立起涵蓋公路、鐵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交通網絡;青藏、川藏、藏中、阿里電網聯網工程建成投用,主電網覆蓋所有縣(區、市);清潔能源、綠色工業、數字經濟、文化旅遊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與高原人民息息相關的高原輕工業取得突破性進展……

生態是西藏的「國之大者」。

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的雅尼濕地,水波瀲灩,不時有黑頸鶴、斑頭雁飛過。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尼洋河大橋,遠眺雅尼濕地,語重心長地說:「要堅持保護優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守護好這裏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從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到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案》,再到簽署國家主席令公布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

《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等正式施行,為把牢生態底線紅線提供強大法治支撐;「兩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退化濕地保護修復、天然林保護等重大生態項目陸續實施,為雪域高原帶來水清、草綠、天藍;設立生態崗位、發放補助資金,綠水青山的保護者吃上了「生態飯」……如今,西藏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拱衛好祖國西南邊陲是西藏義不容辭的責任。

2021年6月底,建黨百年的歷史節點前夕,黨中央首次頒授「七一勛章」。

身着傳統藏裝,隆子縣玉麥鄉原鄉長卓嘎站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接過「七一勛章」。

「扎西德勒!」習近平總書記面帶笑容,親切地問候這位以「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為信念的戍邊衛士。

珍貴的照片定格了畢生難忘的瞬間。

每當玉麥迎來新的建設者,卓嘎都會拿着照片告訴大家:「總書記頒授的『七一勛章』不只屬於我,黨和國家不會忘記,所有堅守在祖國邊陲的各族人民。」

「希望你們繼續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扎根在雪域邊陲」——這是領袖對卓嘎姐妹的囑託,寄託着對「強邊」的期許。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