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醫生(1833)公布中期業績,公司錄得營收2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9.5%;歸母淨利潤達1.34億元,按年增長136.8%。
香港文匯報訊 平安好醫生(1833)公布中期業績,公司錄得營收2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9.5%;歸母淨利潤達1.34億元,按年增長136.8%。其中,綜合金融客戶端(F端)及企業端(B端)企康業務收入按年增長30.2%,公司整體付費用戶數按年增長35.1%。
期內,B端服務付費企業客戶數超3,500家,B端付費用戶數超360萬人,按年增長39.2%。公司還進一步擴展到線、到店、到家、到企「四到」服務網絡覆蓋,建立37個科室約5萬名內外部醫生團隊,累計簽約超3,200位專家醫生,合作超4,000家醫院、10.6萬家健康服務供應商、24萬家藥店、超百家養老護理機構。
依託「數據+模型+場景」閉環優勢,公司強化建設醫療AI閉環服務能力及應用落地。期內,基於平安全球領先的平安6大醫療數據庫、超14.4億次線上問診數據,持續迭代升級的「平安醫博通」醫療大模型並優化針對關鍵醫療場景的5大垂域模型,推出「7+N+1」醫療AI產品體系,包括AI產品體系,包括名醫數字分身、AI家庭醫生、AI養老管家、AI醫務室、AI健管師、AI慢病管理師、AI健康福利官等,為業務全流程、全場景提供智能化決策支持。
其中,公司創新推出複雜疾病MDT(多學科會診)輔助平台,已在乳腺癌病種落地應用,可為用戶提供治療、康復全流程診療輔助,大幅提升複雜疾病就醫效率和體驗,未來還將擴展至更多病種。
通過AI賦能,實現AI輔助諮詢問診準確率約98%,複雜疾病MDT(多學科會診)治療方案准確率近80%,AI輔助醫生日問診承接量可達400萬人次;AI助力家醫客均服務成本按年下降約52%,助力中台運營效率按年提升約50%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