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
美國近來打着所謂維護「法治」、「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對香港持續進行抹黑攻擊,近期更對進入結案陳詞階段的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不斷施壓鋪墊,試圖通過插手他國內政、攪亂香港局勢來牽制中國發展,維護美國霸權主義。
連日來,歐盟27國與美國、英國、澳洲等西方國家先是聯合炮製所謂的「跨國鎮壓」言論,蓄意抹黑香港國安法,針對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指手畫腳;接着「無國界記者」組織又公然造謠黎智英「命不久矣」,炒作「健康問題」,企圖恐嚇法官、干預香港特區司法;美國國務院又於8月13日發布所謂「2024年度人權報告」,肆意詆毀香港人權法治狀況,並點名黎智英案,翻炒反中亂港分子個案,為其撐腰張目。凡此種種,充分暴露美國霸道霸凌的醜惡嘴臉和「亂港遏華」的險惡圖謀,反而激起廣大民眾的反感,社會更加認清其執法雙標、倒行逆施的卑劣無恥和圖窮匕見的歇斯底里。
狼狽為奸 證據確鑿
黎智英與美國政府關係密切,其資金鏈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聯繫構成完整證據閉環。香港警方展示的相關電子設備中,包含其與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的22次加密通信紀錄,涉及資金流動的區塊鏈數據覆蓋8個境外賬戶。其在2006年至2011年間,向反中亂港組織以及個別人士提供的政治黑金高逾2.7億港元。過去兩年多來,美英等西方國家無所不用其極地威脅逼迫香港撤銷對黎智英的所有指控,並「無條件釋放」。
這些外部勢力的干預並非孤立事件。黎智英案的背後,正是西方敵對勢力對香港事務的滲透與影響。五年來,雖然在香港國安法的強力震懾下,多個亂港勢力分崩離析,一些罪大惡極的亂港分子被收監判刑,多個披着「非政府組織」外衣的境外反華勢力被制裁,但美國遏華之心不死,各種「軟對抗」花樣翻新,各方對香港的插手干預一刻也沒有停止,反滲透、反顛覆、反分裂的鬥爭遠沒有結束。他們不甘於失敗,仍妄圖聚攏戾氣、死灰復燃。
阻斷一切漏洞
在2010年代兩場港版「顏色革命」被粉碎後,美國對香港的「盤算」也悄悄從試圖滲透香港特區以顛覆中國的國家政治安全,調整為利用香港特區打擊中國經濟金融安全與挑起貨幣戰爭。
整體來看,美國的經濟策略呈現「制裁與投資並存」的特徵,既試圖保持對香港經濟的實質影響力,又企圖借助香港長期染指內地龐大的消費市場。近三年來,美國對香港採取了「取消獨立關稅區待遇」等限制措施,一方面擴大美元清算額度,維持轉口貿易優惠,另一方面通過《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等立法工具,妄圖在香港構建包含政治溝通、軍事合作、情報共享的多維度戰略框架。
美國國務院多次自導自演炮製所謂「香港政策法報告」,並威脅對中央政府駐港機構及香港特區政府高層官員、司法人員實施所謂「制裁」,意圖威脅恫嚇香港管治架構內的重要崗位人員。美國還在國際層面推動七國集團形成涉港問題聯動機制,頻繁捏造涉港問題,妄圖擾亂香港社會穩定。
香港必須慎防亂港分子藏身非政府組織機構之內伺機搗亂。美西方反華勢力控制的非政府組織對香港的禍亂由來已久,黎智英已是鮮明案例。美國自冷戰起,就將非政府組織作為其外交和外宣的重要輔助工具。其打着所謂「人道主義」旗號,偷偷顛覆、摧毀、瓦解地區治理體系和正常社會秩序,策劃「顏色革命」。
目前在港註冊的美國非政府組織高達三十餘家,包括各種學會、協會、商會、基金會以及大聯盟等,此外還有不少西方非政府組織未在香港掛牌,通過私下與本土組織合作的形式滲入香港。香港必須由黎智英案件的警示,加強對非政府組織資金來源和流向的監管,對香港境內的美國非政府組織依法進行管理,防止其興風作浪,從事「軟對抗」危害活動,保障國家與香港安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