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在近期美國對中國開徵關稅的課題上,有哪些「廣東話」可用來形容中方的取態?
就這個課題,所選的6家AI大致滿足了用戶的查詢;可從「地道性」着眼,還是要補充一下,意味着現有AI基本上有必要在已有的「廣東話語料庫」中對「地道用語」作出較大幅度的補強。
要作出恰當補充,我們必先要理解清楚中方面對美方近乎欺壓的關稅政策所抱持的態度:
中方面對如此「兇狠」的一波,「鮮明」的立場是重中之重。氣勢上,中方可不用作任何回應或同意進行任何談判;可站在國家利益的前提下,留有談判空間是有其需要。
上述取態大抵已濃縮於中國外交部在獲悉美國新關稅政策後的公開評論中: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奉陪到底」暗示你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不會示弱於人;「大門敞開」暗示只要對方不咄咄逼人,還是可作出適度讓步——完全釋出了談判的誠意。
換着是廣東人,在此情況下,或會拋出相類的豪言壯語:
打,「唔瀉你」;傾,坐低講
(打咩,唔瀉你;講咩,坐低傾)
更入俗的是:
打,我「驚你有牙」;講,唔係「冇偈傾」
總而言之:
咪當我「鵪鶉」,你「大我唔起」嘅!
不過:
都可以「拆掂佢」嘅!
沿用上述般措辭,中方取態可概括如下:
美國佬呢鋪「恰到上心口」;如果唔「還拖」,佢就以為中國人係「鵪鶉」,第日仲「有埞企」?講真,「唔瀉你」,「大我唔起」嘅!呢單嘢最終都係講利益,冇話「拆唔掂」嘅!為咗顧全大局,點都唔可以「擘面」。正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就係咁,回應要快手,強硬得嚟又要擺出「有偈傾」嘅姿態。咁做法絕對唔係「鋸低枱腳就枱圍」去討好對方,而係為創造捍衛國家利益嘅談判條件打好基礎。
以下是對上述所運用的廣東話描述作出的闡釋:
【恰到上心口/恰到上面/踩到上心口】
廣東人會把「好欺負」說成「好恰」(「欺/hei1」通過音變讀「恰/hap1」)。「恰到上心口」(「心口」指胸膛)比喻對某人作出不留餘地的欺壓,也會說成「恰到上面」、「踩到上心口」,與以下西諺異曲同工:
walk all over us (踏到我們的身上)
【還拖】
原為黑道術語,指「還擊」,也可比喻積極回應。
【當我「鵪鶉」;咪當我流嘅;咪當我冇料到】
「鵪鶉」比喻膽小鬼,廣東人所指的「弱雞」(大弱者),即怯懦無能的代表。
「流嘢」指劣質、虛有其表的東西;「當我流嘅」相當於「當我冇料到」。
「有料到」的普通話意思是有本事。「冇料到」是「有料到」的反詞;有不濟的含義。
【冇埞企】
「埞」,粵語專用字,讀「deng6」,由「地/dei6」音變過來,「冇埞企」指沒有立足之地。
【唔瀉你/唔劣你;驚你有牙】
「唔瀉你/唔劣你」當中的「瀉」、「劣」(讀「lut6」)是借字。意思是不會給你嚇到的。
「驚你有牙」指不「怕」對方張「牙」舞爪、張揚作勢。
【你大我唔起/你大我唔到】
「大」由形容詞轉作動詞用,這句話就有你恫嚇不了我的意思。言下之意,「你唔好大我/咪諗住拋我浪頭」——別在我面前裝強/別以為自己比我強便來嚇唬我。
【拆掂佢】
意指萬事有商量,一定可以找到解決方法。
【擘面】
即撕破臉,到了不講情面的局面。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是港產片《監獄風雲1987》中的一句經典對白,演化出自「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指一時的忍耐可以平息矛盾糾紛,適度的退讓可為彼此創造一個解決問題的寬鬆環境。
【有得傾(有得斟);有偈傾】
「傾/斟」指傾談;不只說,而是盡心交談。「有得傾/有偈傾」是說有商量餘地,亦即可作進一步商討,尤指在一些具爭議性的課題上,意味着談判大門並沒有關上。
【鋸低枱腳就枱圍】
枱圍(桌圍)如過短,鋪在枱面時,其圍邊與地面會有一定距離(看起來最美觀的會是剛好觸及地面)。為了不讓「吊腳」的情況出現,有人會把枱腳鋸短。其實,應對方法可以是加長枱圍或找賣方更換,而不是選取鋸短枱腳的「將就」方式。此話比喻將就、下氣隨人,予人有害怕得罪對方的感覺。
值得一提,這是一句近乎失傳卻極為形象化的俗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