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9月開始,內地各幼兒園大班學生的繳費通知單將大幅「瘦身」。國務院辦公廳最新發布的《關於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明確,從2025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公辦幼兒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的保育教育費。「按照一年上學9個月來算,每月750元(人民幣,下同)的保教費,一年能省6,750元,這可是真金白銀的補貼。」北京海淀區的家長王女士翻着手機裏的繳費紀錄感慨道。她家女兒即將升入幼兒園大班,成為新政的第一批受益人。「省下的不止是錢,更是對未來的希望。」她說,這背後,是國家對「民之所盼」的鄭重回應。
政策普惠 體現民生溫度
這股暖流正湧向全國千萬家庭。財政部副部長郭婷婷表示,國家統一實施的免保育教育費政策覆蓋所有幼兒園的大班兒童,預計今年秋季學期將惠及約1,200萬人左右。僅今年秋季一個學期,全國財政將增加支出約200億元,相應減少家庭支出200億元。
「讓人欣慰的是,無論孩子在哪類幼兒園,都能受益,這才是真正的民生溫度。」北京朝陽區的家長張女士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我們家孩子在民辦幼兒園,這次政策明確了民辦園與公辦園享受『同等標準』。省下的錢剛好用來報孩子喜歡的繪畫課。」在她看來,這半年200億元的財政投入,是「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動註腳。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梁文艷表示,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直接降低家庭育兒成本,也改善了家庭對未來生育成本的預期,有助於緩解生育焦慮,營造更加友好的生育社會環境。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作為一項兼具社會效益和民生溫度的舉措,不僅體現了國家教育優先發展和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導向,也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注入人力資本動力。
與此同時,很多人也提出了減免費用後如何保證質量的問題,對此,教育部財務司司長劉玉光表示,教育部會同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推動各地規範辦學,規範辦園行為,提升辦園質量,守牢規範辦園的底線和師生安全的紅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