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個手扶着樂器大鼓的就是我哥哥,當時他還是一個小孩子。」「這張照片就是我的父親連貫,那時候他是香港八辦的黨支部書記。」在展廳裏,一位位華僑後人認真觀看展品,從一張張老照片中尋找當年積極參與抗戰的親人們。連貫的女兒連子已經是八十多歲白髮老人,但她依然思路清晰、身姿輕盈,她站在印有父親照片的展板前向記者動情講述了當年的故事:「要讓那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被更多後人記住。」
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簡稱「東江縱隊」)是全面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成員裏有很多華僑和來自港澳的同胞,先後回來參加游擊隊的人數在1,000人以上。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簡稱香港「八辦」)是中國共產黨於1938年1月在香港設立的核心領導機構,1942年2月因香港淪陷而結束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在「八辦」成立後的兩年半時間裏,收到海外華僑捐款共計220萬元。僅1938年至1939年,經香港「八辦」介紹轉運去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青年和技術人員就達600餘人。連子介紹,抗日戰爭爆發後,連貫任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中共黨支部書記,先後接待安置了茅盾、鄒韜奮等大批從重慶、桂林等地轉移到香港的文化界知名人士。
連子回憶說,由於父母親和隊伍一起轉移,她出生後只好被寄養在當地一戶人家,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成立後,她才被父母接到身邊。連子至今仍堅持講述父親抗戰的故事:「父親的言傳身教對我影響深遠,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她希望父輩英勇抗擊日本侵略的故事能被更多後人看到,激勵後人不忘國恥,勇毅前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