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總司令致岡村寧次急令。
●1937年朱德、周恩來、彭德懷送給國際縱隊中國支隊的錦旗。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為了共同的事業—從西班牙戰場到中國抗日戰場」和「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檔案展」兩個專題展15日開展。通過圖片、文物實物以及歷史影像等元素,多角度展示西班牙國際縱隊英勇反擊法西斯的感人事跡和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展廳看到很多觀眾在日本投降相關展品前駐足拍攝,其中包括1945年8月15日朱德總司令致岡村寧次急令、日本天皇裕仁廣播的「終戰詔書」圖片等。

「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檔案展」專題展分為八個單元,展出了340餘份珍貴歷史文獻檔案,內容包括抗日戰爭重大事件檔案、重大戰役戰鬥檔案,以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親筆起草的電報、書信、講話、題詞等資料。據策展人介紹,有許多珍貴檔案成組展示,如中國共產黨促進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有關電文,「百團大戰」作戰命令、部署、戰報、定名電報等。展覽還展出了100餘份敵後戰場的電文、戰報等,記錄了包括平型關大捷、火燒陽明堡機場、雁門關伏擊戰等配合正面戰場作戰的戰鬥細節。記者在現場還看到了1945年8月《延安總部關於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解放區救護盟軍人員登記冊》,記錄了中共軍隊救護的103名盟軍人員。

而展館最吸引觀眾的當屬記錄日本無條件投降相關展品。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無條件投降。「終戰詔書」的圖片吸引很多觀眾拍攝。雖然記者並不懂日語,但「終戰詔書」上的文字大多數是「漢字」,因此亦可看懂大概意思。策展人告訴記者,另外一個比較有意義的展品是朱德總司令致岡村寧次急令,令在華日軍要向我軍投降,「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這些珍貴歷史檔案讓我們感受到今日和平之不易。」

「為了共同的事業—從西班牙戰場到中國抗日戰場」專題展覽通過260餘幅圖片,150多件文物實物以及歷史影像等元素,首次在同一空間內展示西班牙和中國兩個戰場情形,全面展現1936年7月西班牙反法西斯鬥爭開始後,在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和支持下,旅歐、美、亞等地100多名共產主義戰士組成國際縱隊中國支隊,與各國勇士並肩作戰的事跡。

據展覽策展人介紹,展覽中很多文物實物均為初次亮相。比如,1937年朱德、周恩來、彭德懷送給國際縱隊中國支隊的印有「中西人民聯合起來!打倒人類公敵—法西斯蒂!」字樣的錦旗;戎格曼等19名外籍醫生圖片、文物;白求恩在西班牙救治傷員珍貴影像資料;1936年在西班牙反法西斯鬥爭中擔任戰地記者、1937年來到中國進行戰場拍攝工作的美國記者羅伯特·卡帕拍攝的大量中國抗日戰場圖片等。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