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鵬介紹團隊研發推廣的玉米品種。 香港文匯報記者趙臣 攝
●王宏鵬與前來中國拜訪的俄羅斯客戶洽談種子推廣業務。
●王宏鵬在介紹種子海外推廣方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趙臣 攝
●通過在公司種植基地體驗傳統農業生產,王宏鵬迅速成長為「新農人」。

港人王宏鵬:「中國農產科技含量高 冀推廣到全球市場」

1979年在香港出生,曾在香港、英國,以及東南亞地區都有着工作、學習和生活經歷,憑藉自己的國際化教育和工作經歷優勢,港人王宏鵬成功當上一名中國「新農人」,成為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外業務負責人。王宏鵬和團隊通過技術研發和本地化種植服務,幫助20多個國家和地區解決糧食增產問題,其公司推廣的高產高質水稻、玉米種子等,在東南亞等地市場廣受歡迎。通過實地調研,目前他正面向東南亞市場推廣產品爆裂玉米,通過在海外社媒打造IP等方式拓展客戶,希望助力更多國產良種「出海」。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臣、朱順傑 合肥報道 圖:香港文匯報安徽傳真

據了解,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種業的領軍企業,其種子業務出口常年位居全國第一位。「公司對他的國際化背景有較高的看重,尤其是視野開闊、交際能力強的優勢。」談及當初招聘王宏鵬的原因,公司行政綜合部主任周成義表示,儘管王宏鵬缺乏農業背景,但其港人背景、優秀的三語能力以及多年的海外生活經驗,最終使他在三輪面試中脫穎而出。

多元背景拓海外市場有優勢

王宏鵬自己也認為港人身份帶來了一定的優勢。「拿着香港護照免簽國家會比較多,停留時間也比較長,有事情立馬就可以執行,給客戶的體驗感會比較好。」而且他發現,雖然都是中國人,可是在外國人眼中,內地人跟港人是有區別的,「很多外國人對內地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但對香港有特別的好感」。

王宏鵬目前手頭的核心工作是將公司研發的爆裂玉米推向國際市場。不同於普通玉米,這種專用品種需滿足膨化系數、色澤、口感等多重指標。王宏鵬介紹,剛接手工作時,選擇出口的品種成為擺在他面前的「頭等大事」。為此他考察了公司在全國的生產基地,最終,他在44個玉米品種中鎖定了爆裂玉米。

「沒入行之前我不知道玉米竟然有這麼多不同的獨立品種。公司的爆裂玉米質量不比國外差,可是中國市場有限,主要面向電影院,而在國外發達國家,他們日常都有這種消費習慣。」王宏鵬說。

王宏鵬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作為一款傳統零食,爆米花的海外供應商已經成熟而穩定,特別是在歐美發達國家已做了上百年,中國企業想打入當地市場的難度很大。為此他苦思冥想,最終初步探索出多種方式拓展客戶。

查閱數據實地考察 社交媒體營銷IP

「因為本身家裏面有做點小生意,身邊做生意的朋友不少,首先從朋友那邊去做一個營銷渠道;第二就是參加各種展會,藉助展會平台推銷中國的爆裂玉米;第三就是通過海外社交媒體,比如Facebook、WhatsApp,給自己做一個IP。」採訪中,王宏鵬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展示了他通過海外社媒整理的客戶清單,「我一般會給他們發三封郵件或私信,分別是自我介紹、產品介紹和產品對比,內容注重精簡、一目了然」。

眼下,王宏鵬主要瞄準了東南亞市場。通過查閱數據和實地考察,他認為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人們在爆米花玉米方面都具有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市場值得探索。他還表示,東南亞和中國本身關係特別好,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或者和本地農業部、商務部等進行業務上的交接,都會比較簡單。

現代農業科技含量遠超想像

「團隊先後在菲律賓、緬甸的公司基地試種爆裂玉米,但首季產量均未達預期,(因為)它的經緯度不一樣,溫度、濕度、土壤的養分、土質都不一樣。」王宏鵬表示,目前他正帶領海外團隊在東盟尋找更合適爆裂玉米的種植地。王宏鵬說,除了東盟,下一步還考慮與公司的東北團隊一起,推廣爆裂玉米向俄羅斯出口。

王宏鵬選定品種開始備貨時,卻發現玉米製品被納入國家糧食宏觀調控範疇,出口受到管制。王宏鵬介紹,出口爆裂玉米在內地尚屬首次,需要上報至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批。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王宏鵬多番走訪政府部門,一面了解政策、準備材料、推動申報配額。同時,王宏鵬出國考察公司的海外基地,冀通過在海外基地種植可免去內地出口申報的相關程序,推動爆裂玉米打開海外市場。

「從種子研發到海外推廣,現代農業的科技含量遠超想像。」王宏鵬說,也正是因為對公司種子產品擁有的高科技支撐品質的信心,他希望通過團隊的努力,把國產良種推廣到更多的「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