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第二十三屆南海(陽江)開漁季活動16日在廣東陽江海陵島舉行。隨着開漁令發布,陽江3,400餘艘漁船與廣東省各地漁船一起,結束了為期3個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漁,開啟了新一輪耕海征程。
陽江是海洋漁業大市,海洋資源禀賦突出,是廣東省重要的水產品供給基地,擁有閘坡、東平兩個國家級中心漁港,海洋捕撈產量多年來居廣東省前列,素有「中國南海漁都」「廣東魚倉」美稱。
開漁前夕,陽江閘坡國家級中心漁港內停靠着大批漁船,漁民忙着為即將到來的遠航做最後準備。據了解,今年開漁季出征漁船是歷屆中最多的一次,其中,陽江市在冊海洋捕撈漁船3,400餘艘,普遍應用了先進助漁導航設備,進一步提升海洋捕撈能力。
「我們已經準備好生活物資和冰塊,希望這次出海能夠魚蝦滿艙。」漁民何先生說。
開漁季活動期間,尊古法古禮舉辦的祭海活動傳遞着漁民們對海洋的敬畏與感恩;「漁家婚嫁活動」通過鮮艶服飾、特色禮儀和喜慶氛圍,讓遊客沉浸式體驗蜑家人的生活氣息;沙灘音樂會、世界模特大賽、大角灣煙花秀等配套活動,為開漁季活動注入時尚活力。
據了解,首屆南海(陽江)開漁活動於2003年7月舉辦,迄今已舉辦23屆,是目前廣東省保留的重大開漁活動,也是展示廣東省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廣東省大力開展人工魚礁建設、增殖放流等漁業資源養護措施,重點培育海上風電、現代化海洋牧場、海工裝備、濱海旅遊等千億級產業集群,2024年廣東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連續30年居全國首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