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昨日宣布,截至上月底合共已有9,699人申請續簽,其中入境處已處理9,044宗申請,8,511人已成功續簽,獲批率約為94%。圖為香港中環商業區。 資料圖片

孫玉菡料計劃每年帶來340億元直接貢獻 為經濟注實質動力

香港特區政府於2022年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截至上月底共收到近14萬宗申請、逾9萬名高才已抵港。計劃下發出的首批簽證/註於去年12月底陸續到期,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昨日宣布,截至上月底近1.4萬名高才的逗留期限已屆滿,其中近7,400人申請續簽,比率為54%;連同簽證/註將於3個月內到期者,合共已有9,699人申請續簽。入境處已處理9,044宗申請,8,511人已成功續簽,獲批率約為94%。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估算整個計劃可為香港帶來每年約340億元直接經濟貢獻,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1.2%,又透露獲批續簽的高才月薪中位數約4萬元、約10%月薪至少12萬元,更不乏月入30萬元者,反映他們在市場甚具競爭力,「這些高才為香港帶來消費力及稅收貢獻,更為經濟注入實質動力。」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高才通計劃於2022年底推出,高收入及指定高校畢業生可在無須受僱情況下申請簽證來港。計劃推出以來反應踴躍,截至上月底共收到近14萬宗申請,其中約11萬宗獲批、逾9萬名高才已抵港。同期,共有13,678名「高才」的逗留期限已屆滿,7,394人申請續簽,連同簽證/註將於3個月內到期並提前申請續簽者,近9,700人已申請續簽。

孫玉菡昨日對續簽率過半感到滿意,「即每兩人中便有一人選擇留港發展。」他指出,英國也有類似面向大學生的「Graduate Visa」 (畢業生簽證),申請人須於全球排名前五十大學畢業,約46%選擇留英繼續發展,「相比下,香港的高才通計劃表現略優。」

不獲批多為資料不完整

對有少數高才不獲批續簽,入境處助理處長(簽證及政策)翁榮楨解釋,並無分類列明拒絕原因,但大多為資料不完整,以及申請人未能應要求補交文件,「亦有從事保險等佣金制行業的高才,由於無法證明自己在港工作期間有穩定收入,申請因而被拒。」他強調,如從事佣金制工作但有穩定收入,同樣可成功續簽。

截至上月底,簽證/註期已屆滿者有46%選擇不續簽,孫玉菡指高才通容許高才獲批簽證/註後再來港找工作或創業,形容這是香港與高才之間「互相選擇的過程」,且即使選擇離港者,他們留港期間亦有消費,「留不到他們都無蝕底。」同時,計劃亦持續吸引優秀高才落戶香港,他們已逐漸成為本港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重要生力軍,有效填補人口及人力資源的缺口,並為經濟增長提供源源不絕的動能。

續簽高才月薪中位數約4萬元

數據顯示,獲批續簽的高才普遍有可觀及具競爭力的收入水平,其月薪中位數約為4萬元,約25%月薪達8萬元、約10%達12萬元,最高1%更達30萬元或以上。孫玉菡指出,以續簽數據及調查所得為基礎,估算高才通計劃可為香港帶來每年約340億元直接經濟貢獻,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1.2%。

他表示,特區政府將持續密切關注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的續簽申請情況,同時持續優化計劃的細節,並考慮對本港社會的影響,務求招攬合適的人才落戶香港;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亦會向抵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務,協助他們落戶香港,融入社區。

民建聯人才高地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指出,高才通計劃吸引全球人才來港發展,其續簽情況亦直接反映人才是否成功融入香港,「獲續簽者代表已在港建立穩定事業基礎、適應本地生活;未申請續簽或不獲批准者,則顯示其未能充分扎根香港。」

他樂見首批高才續簽進展順利,認為續簽結果將成衡量人才政策成效的關鍵指標。他續說,認同並高興勞工及福利局正加強人才防騙宣傳,人才服務辦公室亦主動保障來港人才權益,建議進一步擴大宣傳覆蓋面,結合社區情況提供落地支援,確保人才在港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