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本周二 (12日),警方接獲一名71歲本地老翁報案,指在同日較早時間接獲騙徒電話。騙徒在電話中假扮是事主的兒子,並表示自己因涉及毆打等刑事罪行而被拘留,要求事主提交保釋金。事主不虞有詐,分兩次把放在家中共110萬港元現金的畢生積蓄交予騙徒。事主其後致電兒子,因而揭發騙案。
觀塘警區刑事總督察鄧子軒今日(15日)表示,觀塘警區刑事部接手調查後,在24小時內迅速拘捕一名30歲本地男子,涉嫌與案件有關。人員經翻查大量閉路電視,發現該名男子與本星期在香港各區發生的另外3宗同類型電話騙案有關,該數名受害人最大年紀為90歲,合共損失260萬港元。
警方經情報分析後,相信事件涉及一個犯罪團夥,於是立即展開行動,在兩日內拘捕團夥的另外3名成員,分別為一名持雙程證的內地男子及兩名本地男子,年紀最細只有15歲。被捕人士已被扣留調查。警方發現該犯罪團夥首先利誘事主交出少量保證金,從而降低事主戒心。當事主配合交出後,騙徒隨即表示保證金不足,要求事再交出數十萬、甚至高達百萬元的現金。
據了解,案中被捕的15歲少年為一名中學生,他與被捕內地男子主責上門收錢,案中單一損失最高的是該名71歲老翁,慘被騙去110萬元積蓄。騙案中的受害人分別居於觀塘,葵青、荃灣及紅磡區,警方目前仍在追查案中的贓款。
警方強烈譴責騙徒招攬未成年人士參與相關罪行,同時向年紀老邁的事主入手,很多長者因為一單電話騙案便失去畢生積蓄,警方會不遺餘力把所有沒有良心、冷血的犯罪人士緝拿歸案。警方重申,「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禁10年。
警方同時呼籲市民不要接聽來歷不明的電話,而這些所謂的保證金純屬虛假,警方絕不會要求任何人士,向非警務人員用任何形式繳付所謂的保釋金或者其他款項,即使大家在家中收到陌生電話又說得出你的個人資料,甚至乎冒認一些身份,亦不能代表對方的身份。如有懷疑,請立即致電警方防騙熱線18222,或者同親屬、朋友聯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