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負責人袁永致辭。香港文匯報記者王月 攝
● 「2025年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內蒙古行」活動昨日啟動。香港文匯報記者王月 攝

89年前,我國著名記者范長江曾遠赴內蒙古,採寫大量影響深遠的新聞作品。2025年8月13日,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團委聯合主辦的「2025年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內蒙古行」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博物館啟動。在未來一星期,18位香港學子與10位來自內蒙古的學子將追尋范長江的足跡,深入烏蘭察布、呼和浩特、錫林郭勒等地,感受亮麗內蒙古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動力,並用手中的筆和鏡頭,把草原故事講給世界聽。●香港文匯報記者 喬輝、李陽波、王月內蒙古報道

內蒙古自治區地處祖國北疆,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也是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門戶,肩負着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重大戰略任務。

「當前,內蒙古正朝着推動經濟總量進入全國中游的目標奮力前行,努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闖出一條具有內蒙古特色的發展新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政府新聞辦負責人袁永致辭時表示,期待蒙港兩地傳媒學子能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用鏡頭捕捉那些感人至深的瞬間,讓草原上的溫暖與感動,通過影像傳遞到千里之外;用筆觸書寫那些催人奮進的故事,讓內蒙古的發展成就與精神風貌,躍然紙上,走進更多人的心中。他亦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為香港青年和內蒙古青年搭建起一座友誼的橋樑。

韓紀文盼同學用記者視角記錄見聞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很高興又帶領香港傳媒學子來到祖國的正北方,這片亮麗迷人的內蒙古大地。」大公報副總編韓紀文曾多次到訪內蒙古,他指內蒙古每一處風景、每一個故事,都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時代價值。他希望同學們把握好這次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的機會,秉持范長江前輩的專業精神,以記者的視角,沉下去「用功」做好準備,俯下身「用心」發現新聞,靜下來「用情」記錄見聞,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去深入認識內蒙古事業蓬勃發展的「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和各民族的和諧美好生活,將所思、所悟、所觸,以讀者喜歡的生動表述,呈現出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全媒體報道。

活動東道主盼學子發揮所長

作為活動東道主,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建軍表示,此次香港傳媒學子走進內蒙古,來到烏蘭察布,既是一次跨越山海的文化對話,更是一場探尋中國式現代化北疆實踐的深度之旅。「青年是文化傳播的使者,傳媒是連接世界的紐帶。」他寄語港生能用眼觀察、用心感受、用筆書寫,用鏡頭記錄草原的壯美,用文字傳遞發展的溫度,讓世界看到一個開放、創新、綠色的現代化烏蘭察布。

參加此次「內蒙古行」的香港學子分別來自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都會大學、暨南大學、南開大學。內蒙古學子則來自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藝術學院、內蒙古大學創業學院等。

來自港城大的林佳音代表香港學子發言時表示,此次內蒙古之行,大家將以范長江精神為指引,不僅將感受內蒙古大自然的美好風光,體驗馬背上的民族風情,更會參觀不同的科技企業,了解國家的現代化發展,由內而外地走訪內蒙古,實地捕捉真實故事。路上的每一站都為同學們打開了認識、了解中國的窗口。

內蒙古學子:真誠交流 凝聚共識

來自內蒙古師範大學的王鑫蕊代表內蒙古學子發言,「內蒙古的夏天,風是自由的,雲是舒展的。願這段旅程,能讓你們讀懂草原的遼闊,也讓我們讀懂香江的澎湃。讓我們帶着這份遇見,用年輕的視角記錄時代,用真誠的交流凝聚共識,讓更多人看到祖國北疆的壯美與活力,看到香港與內地同心同向的深厚情誼。」

啟動儀式上,內蒙古集寧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張寶成,烏蘭察布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雲舒平為學子們授旗。韓紀文宣布活動啟動。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港澳處副處長李宏艷、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外宣處副處長格日勒圖、烏蘭察布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豐雪、烏蘭察布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斯琴高娃出席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