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曾永堅 (作者為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

美股於7月通貨膨脹數據發布後再走高,三大指數於周二交易日(香港時間周三早上)終盤皆升逾1%,主因市場對美聯儲將於9月減息的憧憬進一步升溫。當天貨幣市場交易釋出的啟示為:市場不單押注下月減息的幾率超過八成,更泛起一次減息半厘的憧憬,故成為美股再上升的催化劑。

然而,美國政府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所產生的影響已開始浮現於當地通脹層面,7月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3.1%,分別高於市場預期的3%及6月的2.9%,按月升幅亦增至0.3%,主要受醫療服務價格及交通服務通脹等因素所影響(前者升幅加速至0.8%,後者由6月的0.2%升幅提速至0.8%),當中公共交通價格更按月升3%。

儘管如此,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主要決策官員無所不用其極地以一切手段來影響市場的看法及對通脹走向的研判,包括最近被特朗普提名擔任美聯儲理事的米蘭(Stephen Miran)公開表示,沒有證據顯示關稅引發通脹,此君宣稱大量無證移民湧入導致住屋租金價格被推高。他更提及,特朗普希望修復CPI統計數據至「完全正確」的程度。

此外,美聯儲理事之一的鮑曼(Michelle Bowman)早前亦表示,物價面臨的上行風險已經減弱,不認為關稅會將推高通漲,並認為美聯儲應關注就業問題,敦促其他央行決策者於9月召開的會議上開始減息。特朗普的最大支持者——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更向傳媒表示,美聯儲應對9月減息0.5厘持開放態度。

逾九成受訪基金經理認為美股估值過高

事實上,美股市場對減息預期的反應過度。根據美國銀行的一項調查,在經歷自今年4月低點的強勁反彈後,認為美國股市估值過高的基金經理佔比已升至創紀錄水平,約91%受訪者表示美股被高估,屬該項數據自2001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比例。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份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