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再暫停實施24%關稅90天。圖為早前在美國拉斯維加斯,人們在中國企業宇樹科技的展區觀看機器狗展示。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12日發布。美方承諾繼續調整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措施,自8月12日起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90天;中方自8月12日起繼續暫停實施24%對美加徵關稅以及有關非關稅反制措施90天。專家指出,延長暫停期限對美國而言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中方亦需要窗口期推進國內經濟調整和國際布局,未來還要謹慎提防美國再度向中國發起新一輪施壓。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同日發布公告稱,本次中美繼續暫停實施部分雙邊加徵關稅,是進一步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的舉措,有利於實現雙方各自的發展目標,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與穩定。

上述聯合聲明表示,美國將繼續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徵從價關稅的實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徵的剩餘10%的關稅。

中國將繼續修改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定的對美國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的實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的剩餘10%的關稅;並根據日內瓦聯合聲明的商定,採取或者維持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此外,針對聯合聲明中提到中方將採取或者維持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2日分別對不可靠實體清單和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相關情況作出回應。

中方暫停對美相關實體限制措施

根據商務部發言人表述,自2025年8月12日起,將對4月4日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11家美國實體暫停限制措施90天,停止對4月9日6家美國實體的限制措施。此外,對4月4日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的16家美國實體暫停限制90天,停止4月9日12家實體的管制措施。出口經營者如需向上述實體出口兩用物項,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相關規定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商務部將依法依規進行審查,符合規定的將准予許可。

冀美以實際行動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2日在回應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相關問題時指出,中方在中美關係和中美經貿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此外,針對特朗普或允許英偉達在華銷售「特供版」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的問題,林劍強調,中方已多次表明在美輸華芯片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希望美方以實際行動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暢通。

專家:中國對美反制有節奏有底氣

商務部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對香港文匯報表示,中國對美的反制有自己的節奏和底氣,除了反制關稅毫不猶豫,在關鍵牌稀土上也有相應的出口審查措施。經過前期一系列的「交手」,美國手裏的籌碼不足以支撐繼續打壓中國,因此將中美博弈的既定結果延長,達成斯德哥爾摩聯合聲明,對美國而言,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白明說,對中國而言,我們向來呼籲美國取消全部加徵關稅,因為此輪「對等關稅」雖降到10%,但疊加此前以芬太尼為由加徵的20%關稅,實際為30%,若再算上更早之前的關稅,中國依然面臨着50%左右的關稅,對中國企業的壓力不言而喻。

白明還認為,在美國目前對全球舉起關稅大棒的背景下,中國上述呼籲實現起來難度很大。不僅如此,中國未來還要謹慎提防美國站穩腳跟後「空造籌碼」,再度向中國發起新一輪施壓。尤其在美俄雙方元首在阿拉斯加談判以及美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稅談判都告一段落後,不排除美國調轉矛頭對準中國的可能。

非對華示好 提防美新一輪施壓

白明提醒,關稅暫停期不會永遠延長,而且中國還應提防美國在延長期中試圖讓中國付出代價的「作妖」行為。在兩用物項出口上,28家美國實體暫獲或獲得「自由」,但此「自由」並非隨意放寬,而是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相關規定提出申請,依法依規進行審查,符合規定後才能准予許可。「有條件放寬的前提是遵守承諾,若是美國破壞協議,中國隨時可以取消放寬。」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發文指出,從政治邏輯看,這次延長關稅休戰並非真正的「對華示好」,而是一次戰術性喘息。特朗普需要時間穩住經濟和市場情緒,中方則需要窗口期推進國內經濟調整和國際布局。雙方都清楚11月之前的90天是試探底線期,也是鋪墊後續談判的關鍵期。到那時,如果美方不能兌現更多承諾,中方完全有可能重新啟動反制措施。

關稅戰以來中美角力一覽

●美國時間4月2日,美國對華實施34%「對等關稅」。

●4月4日,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34%。此外,中方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對等關稅」措施,商務部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海關總署暫停6家美國涉事企業產品輸華資質,商務部將斯凱迪奧公司等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對原產於美國、印度的進口相關醫用CT球管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

●美國時間4月8日,美方提高所謂「對等關稅」至84%。

●4月9日,中方將美國進口商品關稅稅率同步提升至84%,並將12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將護盾人工智能公司等6家美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4月10日,美國將中國輸美商品關稅提升至125%。

●4月11日,中方宣布實施同等力度反制,對美輸華商品加徵125%。

●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雙方取消91%關稅,暫停24%關稅90天。中方暫停或取消對美非關稅反制措施(4月4日和9日)。

●6月11日,中美原則上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共識以及日內瓦會談共識達成了框架。

●6月12日,商務部表示,中國依法依規對稀土相關物項出口許可申請進行審查,已經依法批准一定數量的合規申請,並將持續加強合規申請的審批工作。

●8月12日,《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美方承諾自8月12日起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90天;中方自8月12日起繼續暫停實施24%對美加徵關稅以及有關非關稅反制措施90天。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