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逸 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
2025年8月12日,中美雙方同步發布了《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確認將再次暫停實施24%的相互加徵關稅90天,同時保留剩餘10%的關稅。這一聲明的發布,標誌着中美此前在斯德哥爾摩達成的協定如期落地,有效緩解了市場的不安與恐慌情緒。在當下,這種積極的進展,對於提振全球信心、促進經濟復甦具有重要價值。
根據《聲明》,自2025年8月12日起,中國將繼續調整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定的對美國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的實施,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的剩餘10%的關稅。美方亦承諾繼續調整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徵從價關稅的實施,自8月12日起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90天,保留剩餘10%的關稅。這一具體而明確的協議,為兩國企業提供了清晰的預期,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避免了因關稅升級可能帶來的額外衝擊。
元首外交緩和經貿關係
從直接效果看,關稅暫緩的延續,為兩國企業繼續提供寶貴的緩衝期,降低了運營成本和不確定性,有利於穩定供應鏈和產業鏈,從而提振市場信心。對於全球經濟而言,中美貿易關係的穩定,是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關鍵因素,能夠有效對沖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和地緣政治風險。
中美經貿談判之所以能在複雜局面下取得階段性進展,其核心原因在於中方始終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三大原則。在斯德哥爾摩會談中,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再次強調,要以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為指引,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尊重各自關切,進一步鞏固共識,加深互信。這些原則不僅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更是推動中美經貿談判取得進展的根本動力。
正是因為中方始終秉持這些原則,在談判中展現出理性、務實和建設性態度,才使得雙方能夠在複雜局面下找到共同點,達成關稅暫緩的務實成果。這既是從50多年中美關係歷程中提煉出的經驗,也是歷史上大國衝突帶來的啟示,應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這些原則的堅持,體現了中方對構建穩定大國關係的戰略定力與長遠考量。
新華社評論指出,元首外交是「把舵中美關係大方向」的關鍵,是引領中美關係「再出發」的根本保障。只有最高層級的戰略溝通,才能超越具體議題的限制,為兩國關係設定基調,明確方向,有效管控分歧,並推動具體領域的合作,發揮「把舵定向」的關鍵作用。中美元首通話達成的共識,指引中美關係的前行,經貿會談正是以落實元首通話共識為指引,持續不斷地取得務實的成果。在斯德哥爾摩談判之後達成的關稅暫緩,也是在元首外交的戰略指引下,經貿團隊務實執行的結果。這表明中國政府對中美關係的複雜性具有清醒的認識,並能靈活運用最高層級的外交資源來穩定局面,為解決深層問題爭取時間。這種雙重作用,使得元首外交成為中美關係中的關鍵變量,確保了在挑戰面前仍能保持對話與合作的勢頭。
近年來,美國以各種藉口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打着所謂「對等」旗號,實則在經貿領域推行霸權政治、實施單邊霸凌。這種行為嚴重侵犯了中方企業的正當權益,也嚴重衝擊了全球經濟秩序的穩定,使得國際貿易面臨退回全面被「叢林法則」支配的暗黑時代的風險。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使美國貿易政策「不可預測」,並使全球供應鏈面臨壓力。這種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徑,不僅損害了全球經濟的共同利益,也加劇了國際社會的不確定性。
對話合作是唯一正解
面對美方的極限施壓和霸凌行徑,中方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明確宣示「談,大門敞開,但對話必須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以平等方式進行。打,中方也將奉陪到底,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在堅定反制的同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多次重申,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經貿分歧,並敦促美方盡快取消單邊關稅措施,回到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
斯德哥爾摩會談的成果再次證明,對話合作是唯一正解,對抗衝突不應成為選擇。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也強調,中美和平共處是理所應當,對話合作是唯一正解。因此,此次關稅暫緩的達成,再度驗證了中方這種有原則、有策略的應對方式的有效性,它不僅維護了中國的正當權益,也為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貢獻了力量。
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美經貿關係,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穩定器。尤其是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中美關係的穩定對於提振全球信心、推動經濟增長具有決定性作用。
儘管前路仍充滿挑戰,但中美談判的成果為未來的對話與合作開啟了新的窗口。雙方應繼續按照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充分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的作用,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進一步深化對話磋商,不斷爭取更多雙贏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