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資料顯示,過往香港曾發生多宗飲品落藥或聲稱落藥案件,其中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柳記豪」迷魂黨劫案最為轟動。1994年7月至1995年2月期間,綽號「柳記豪」的郭育豪,在屯門等多區便利店內,把迷藥注入紙包裝檸檬茶後,再把飲品放回便利店內的雪櫃,在等待受害人飲用「有料」飲品後神志不清,繼而尾隨事主搶掠及套取其銀行卡密碼後提款。郭育豪於半年內干犯超過20宗案件,涉及搶劫及禁錮,受害人大部分屬年輕女性。直至1995年3月,郭因勒索失敗被捕,被重判14年。當年負責偵破此案的,便是當年任職警隊的現任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
另於2001年,44歲男子馬照聲聲稱不滿政府施政,向3間報館寄出恐嚇信,揚言會在超市飲品落毒。警方接獲報館報案後,迅速拘捕馬及其女友,馬照聲承認在珠海購入5包農藥,前往中環及深水埗兩間超市分店,在一包薯蓉及一包可可粉中落藥。
馬照聲最終被判囚6年8個月,其女友則被判罪名不成立。
此外,2005年雀巢牛奶公司位於元朗的廠房收到恐嚇電話,有人揚言已在該公司生產的飲品內注入劇毒農藥,並放置在元朗及天水圍多間超市貨架上,要求雀巢支付20萬元,其後該名男子再兩度致電恐嚇,雀巢遂報警求助。
警方重案組經深入調查後,發現恐嚇電話來自牛奶國際位於薄扶林的宿舍,並拘捕涉案男子。疑犯並非牛奶國際旗下職員,因家人的關係才住在宿舍,警方懷疑他不滿公司收回宿舍單位而致電恐嚇,但並無在飲品中下毒。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