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朗中心積極透過中醫治療,協助吸毒者戒毒。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張茗)天朗中心作為全港11間濫用精神藥物者輔導中心之一,在元朗及天水圍提供戒毒服務超過十年。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服務總監(戒毒及成癮支援服務)李芳表示,吸食「依托咪酯」個案在該兩區急劇上升,短短一年間天朗中心處理的相關個案暴增至目前已佔整體20%,情況令人憂慮,當中多達60%為21歲以下青少年。元朗區區議員姚國威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建議特區政府加強宣傳「依托咪酯」毒性屬性的危害,鼓勵公眾當發現可疑個案及時舉報;家長及監護人亦應關注青少年情況,從家庭層面紓解年輕人壓力,各方協助下避免令問題隱蔽化。

李芳分析,青少年接觸「依托咪酯」的兩大關鍵原因,其一是朋友引誘,不少青少年輕易從朋友處獲得該毒品,甚至免費獲贈;其次是從中獲利,「部分年輕人藉協助分銷或買賣毒品賺取『兼職』收入,尤其在暑假期間更明顯。」

她透露,不少成年吸毒者正從吸食冰毒、可卡因等傳統毒品,轉向或兼食「依托咪酯」,「例如有人上班期間吸食『依托咪酯』,下班後再吸食冰毒、可卡因等。」特區政府加強打擊毒品固然是好事,但李芳亦擔心會令吸毒行為變得更隱蔽,「他們會躲起來,不在街上吸食,轉到後巷或家中。中心前線人員執行戒毒工作時,也有一點難度。」

吸食者普遍接受中醫把脈

天朗中心社會工作員楊浩能補充,中心職員會主動落區進行外展服務,包括到學校舉辦活動及深入吸毒熱點接觸年輕群體,「其間曾發現數十名年輕吸食者中,許多人雖有戒毒意願,卻因劇烈身體疼痛、長期失眠、情緒極度不穩等嚴重的斷癮症狀而失敗,導致重新吸毒。不過他們普遍接受中醫師為其把脈、了解健康狀況,中心人員便能藉此逐步展開戒毒事宜。」

元朗區議員姚國威表示,「依托咪酯」問題早已引起區議會、滅罪委員會、民政處等部門關注,並展開系列宣傳及加強打擊力度,其中警方引入檢測技術以提高識別率,現已取得一定成效,問題並無惡化下去,但仍需持續。

他指出,「依托咪酯」副作用強,包括會讓吸食者喪失行為控制能力、刺激性慾等,且由於售價有下跌趨勢,易在年輕人聚集的場所流通,加上常與電子煙混合,增加辨識難度。

他續說,被呈報吸食「依托咪酯」的個案數字上升,是警方引入識別試紙,讓吸食者「浮面」的功勞,認為應繼續「先識別個案,再找出隱蔽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