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食肆受到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戰打擊,許多餐廳陷入經營困境。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道,美國牛肉、雞蛋等食物價格上漲,推高當地餐廳經營成本,而消費者對經濟前景感到擔憂,許多人選擇減少消費不再外出用餐,令食肆業前景黯淡。
俄克拉何馬州塔爾塔的Ike's Chili餐廳已有117年歷史,該餐廳度過了大蕭條、通脹等諸多挑戰,但在今年卻面臨更嚴峻考驗。餐廳負責人韋德稱,「所有東西的成本都上漲,我們必須想辦法妥善管理。」他指出,牛肉價格尤其漢堡肉批發價飆升,聯邦數據顯示與10年前相比,7月份的價格上漲近21%。韋德承認將成本轉嫁給顧客不是一個好選擇,漲價只會將顧客拒之門外,但若調整菜單降低成本,則會損害食物質素。
根據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美國6月份的食物成本較4年前同期上升約21%,批發價格則上升超過17.5%。CNN強調,餐廳幾乎沒有餘地來應對食物成本上漲,稍有不慎便會侵蝕利潤。而隨着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戰仍持續發酵,可能會繼續推高番茄等其他食物的價格。美國餐飲協會首席經濟學家穆雷德表示,食肆的利潤率通常約3%至5%,所以賬目必須計算準確,否則便要關門。
面臨勞工短缺雙重打擊
食肆勞工短缺亦阻礙經營。代表美國小型和獨立企業的全美獨立企業聯盟調查顯示,自2021年以來,尋找優質人才一直是美國小型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食肆要麼提供更高工資吸引更多求職者,要麼堅持低工資但面臨長期人手短缺。韋德表示,以往每天都會收到三四份求職申請,但2019年後合共只收到十多份。特朗普打壓非法移民更令餐飲業情況進一步惡化,非牟利組織紐約移民研究中心指出,去年美國餐飲業約有100萬非法移民勞工。
此外,消費者持續感受到生活成本上漲壓力,被迫削減開支,同樣打擊餐飲業。CNN分析美國商務部數據指出,今年上半年美國食肆和酒吧經歷過去10年來最疲弱的一次銷售增長,甚至低於疫情期間許多食肆和酒吧被迫關門的情況。
多年高通脹中產亦受壓
連鎖快餐店麥當勞的財務總監博登表示,低收入家庭正在放棄早餐,或選擇菜單上價格更低的食物,又或在家用餐。另一連鎖快餐店Jack in the Box和美國餐飲公司Dine Brands等高層,也注意到類似趨勢。多年來的高通脹亦令美國中產受壓。評級機構穆迪的企業財務副總裁祖卡羅表示,「由於低收入消費者受到通脹壓力,食肆客流量在最近數年普遍下降,但現在中等收入消費者亦面臨壓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