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港經濟復甦勢頭持續,上月底公布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3.1%,實現連續十季正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拉動經濟的「三頭馬車」—出口、本地消費及固定投資均錄得正增長。零售業表現尤其亮眼,5月及6月零售銷貨價值重現按年增長,第二季整體微升0.3%;食肆總收益同樣錄得輕微升幅,反映本地消費市場逐步回穩。而在一連串盛事經濟等帶動下,有餐飲股昨發盈喜,指上半年多賺逾3倍。也有港鐵沿線商場在上半年出租率維持100%,並看好下半年人流及營業額繼續穩步上升。●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
面對近年不少來自內地、日韓等餐飲零售品牌紛紛進駐香港,特首李家超在6月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雖然零售及飲食業挑戰大,但不斷有外國公司進駐香港,證明市場「有得做」,又指小店無生存空間是錯誤的說法,最重要是商戶要找到自身獨特吸引力。
連鎖餐飲太興(6811)昨日發盈喜,證明市場「有得做」。太興料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將按年激增逾3倍,達4,000萬至4,500萬港元。集團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收入提升、成本控制得宜及現金流穩定等多重因素。受盈喜消息帶動,太興昨收報0.99港元,升5.32%。
謹慎選新址 商最優惠條款
太興在報告期內積極拓展品牌組合,新增1個品牌、6間門店,並完成7間門店翻新工程。集團同時採取嚴謹的成本管理策略,包括審慎選址、與業主及供應商協商優惠條款,及優化營運架構,成功降低人力成本及租金支出佔收益比例。管理層強調,將繼續透過品牌創新、科技應用及員工培訓提升競爭力,對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
老鋪黃金擬租IFC三千呎巨舖
除餐飲業有改善外,近年新零售板塊表現尤為突出。被譽為「新零售股王」的老鋪黃金(6181)上月發盈喜,料截至6月底的上半年淨利潤按年激增2.79倍至2.88倍,至約22.3億元至22.8億元人民幣;收入亦預期增長約2.41倍至2.55倍,介乎120億元至125億元人民幣。老鋪黃金解釋,利潤增加主要是由於集團的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形成顯著的市場優勢。該股去年6月在港上市,股價由IPO時的40.5港元,一年多來曾瘋漲近26倍至1,082港元,昨則收報758.5港元,跌5.48%。
老鋪黃金管理層去年曾提到在港上市,令知名度大增,亦是其快速增長的一個關鍵。老鋪黃金早前傳出將承租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商場3,000方呎巨舖,成為在香港第二個據點。摩根大通日前上調老鋪黃金目標價逾3%至1,294港元,相當於明年預測市盈率(PE)29倍,是券商中「最牛」。該行看好老鋪黃金短線催化劑,包括在中環IFC開設的新店、股份獲納入MSCI中國指數、推出新款產品及即將公布的中期業績,重申「增持」評級。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本月初發表網誌時指出,本港近期多項盛事活動有效帶動消費氣氛。以啟德體育園舉行的兩場足球盛事為例,共吸引近10萬觀眾入場。他形容,本地旅遊、零售、餐飲業界正積極求變,而政商界等也積極配合,努力把握本港盛事和不同活動帶來的人流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新地兩鐵路上蓋商場100%租出
另一邊廂,暑期檔消費帶動新地(0016)旗下兩大鐵路上蓋商場V Walk及V city商場人流及生意額上升8%至12%。
新地代理租務副總經理孫雅茵指出,兩個商場上半年引入多個優質品牌,出租率維持100%。下半年將繼續優化商戶組合,涵蓋餐飲、購物及娛樂體驗,吸引區內外顧客,料下半年人流及營業額將繼續穩步上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