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英哥精神奕奕、輕輕鬆鬆同我傾了兩個鐘。 作者供圖

查小欣

「紅查館」是這專欄名字。最近用同一欄名在YouTube開了新頻道「紅查館」,以專訪熱話人物為主。

非常感謝羅家英二話不說接受專訪,論盡他四度患癌的心態和心願、跟阿姐(汪明荃)的相處之道,言無不盡,成為連日話題,在小紅書也引起很大回響,更成為網上熱搜,在這裏帶大家回到專訪當日的實際情況。

雖知身患癌症,家英哥仍繼續風塵僕僕地奔忙,專訪當日,他從內地任評審回港,為遷就專訪時間,特地改高鐵票提早回香港,他提議在西九戲曲中心做訪問。抵港後,他先在車站吃碗雲吞麵醫肚,比約定時間早到戲曲中心,他先帶我到他擔任藝術策劃及導演的「茶館劇場」視察當日入場情況,職員向他匯報:「今日好生意,爆棚。」茶館座無虛席,原來香港有很多粵劇迷。家英哥專心欣賞台上演出後,便滿意地離場去做專訪。

我們邊食邊傾,他要了杯冰凍啤酒,很多網友看了專訪視頻後,勸說他不應飲啤酒和食燒鵝,家英哥話接受治療後,他很容易口乾口渴,需要喝啤酒解渴,每日一支,跟阿姐撐枱腳也會飲,燒鵝髀他照樣大啖大啖食,好享受。

訪問正題,講生論死,家英哥毫不忌諱,瀟灑談生死,佩服他的豁達,我也上了寶貴一課。小時候想到死亡,好驚,害怕得大哭,覺得好可怕,家英哥則說︰「在醫生悉心護航下,我可在八九年後才需要接受電療或化療。除非到時醫學昌明,一粒藥丸便『藥到病除』,否則電療或化療後會失去自理能力,生命沒質素和尊嚴,我寧願拒絕治療,開開心心地拜拜。」他接受事實,更坦然應對,早為後事作妥善安排:買了個單位及一份儲蓄保險留給阿姐,對阿姐照顧得無微不至。

一連3集的家英哥專訪在網上熱播,引起議論紛紛,他談笑風生的背後,包含不少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