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期關愛隊服務將於9月底至10月中陸續屆滿,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昨日在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第一期關愛隊已超標完成績效指標(KPI),第二期關愛隊的KPI會按不同地區需要而定,在第一期的基礎上將服務做深做廣。
十號風球窗戶墜街 助長者解困
過去兩年多,關愛隊探訪長者約53萬戶,提供約7.6萬次細緻服務,組織3.8萬項活動。麥美娟表示,關愛隊已超標完成績效指標,例如大埔的關愛隊在十號風球下,協助一名與外傭同住的長者處理窗戶跌落街問題,「他們(關愛隊)處理了積水,然後幫她找東西,封了窗戶掉了下去的窗口,所以婆婆安心了。……關愛隊他們充分發揮了遠親不如近鄰的精神。」
在剛過去的周二黑雨期間和翌日,民政事務處、區議員和關愛隊亦有到受水浸影響的九華徑了解居民需要,協助他們申請民政處的應急基金。截至周四(7日)共收到20多份申請,當局已加快和彈性處理申請,其中有兩宗周二交表,周四已獲發支票,其餘申請都在一兩天內將應急錢交到居民手中,幫助居民。
麥美娟表示,第一期關愛隊的KPI各區相若,第二期關愛隊的KPI會作出調整,會按各個地區的不同需要而定,「譬如說如果它是一個三無大廈比較多的地區,我們可能會要求關愛隊協助,如何幫助到他們做好樓宇管理的工作?譬如在一些長者比較多的社區我們又如何去協助?為我們長者提供一些服務,例如如何協助長者可以克服數碼鴻溝。」
冀第二期關愛隊將服務做深做廣
她提到關愛隊需要有延續性,所以政府會邀請在第一期有參與服務的團體繼續承辦第二期關愛隊的協議,以確保其服務可以延續,並期望第二期關愛隊在第一期的基礎上,將服務做深做廣,與探望過的住戶保持緊密聯繫。
談到土瓜灣益豐大廈停電事件,麥美娟表示,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向物管公司發出的作業操守守則中,已要求他們為停電等緊急事故制訂處理指引。物監局已發信要求該大廈的管理公司提供資料,調查有否遵從操守守則和牌照要求,若發現有物管公司多份守則都沒有遵行,或令人質疑有否資格做大廈管理。
被問及應否由物監局制定統一的處理緊急事故指引,麥美娟坦言,每個業主組織或大廈狀況都不同,而物管公司有責任協助業主做大廈管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