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匯港澳 聚力同行」—2025「星動成都·未來之星」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結業留影。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兵 攝
●港青實習之餘體驗成都「慢生活」。 受訪者供圖

8月8日,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成都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未來之星同學會聯合主辦,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發展委員會支持,成都高新區、錦江區、武侯區和相關部門協辦的「蓉匯港澳 聚力同行」──2025「星動成都·未來之星」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圓滿結束。來自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高校的32名香港青年大學生,先後赴成都多家企業和機關單位完成4星期的實習,各人除了獲得結業證書外,更是收穫滿滿。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兵 成都報道

由7月14日起,理大一年級學生孫胤嵐等一批港青走進成都高新區機關和企業實習,「昆德拉寫《生活在別處》提到,浪漫青年的生活是從一個夢跳躍到下一個夢。」孫胤嵐說,同學們跳出香港,來到成都,在正式步入職場前,預先感受職場人的生活。

是次,孫胤嵐等同學在四川流聯科技有限公司實習,崗位是質量管理工程師。四星期的時間,她嘗試了設備安裝、數據統計,甚至為公司的同事們製作生日賀卡。她從企業組織管理基礎學起,漸漸熟悉了一名質量管理工程師的工作流程和肩負的職責。

「每一小步,都像一塊塊堅石,鋪就了通往職場的道路。」孫胤嵐說,這次實習讓她明白,除了書本理論之外,還需要無數細節的打磨和經驗的沉澱。

來自港大的郭馨蓮則走進了成都市錦江區科技局,實習崗位是科長助理。從前期的接待安排、到活動的現場協調,從各項政策了解到科技項目申報的要點,讓她感覺這不僅是一段職場初體驗,更是一次突破認知邊界的成長。她參與了「科創蓉城 智匯蓉城」大型科技成果展的籌備工作,親身體驗了人工智能、通訊技術、醫療科技等領域的前沿成果,讓她十分震撼、終身難忘。

中大學生黃詠嵐被安排在成都武侯區一家國企實習,擔任辦公室文秘。其第一個任務是學習公文格式,她從公文中認識到內地職場的秩序意識、權威結構和效率導向。此外,她在參與「成都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策劃案時,積極透過微信公眾號、小紅書和抖音等平台發布信息及特許文創商品資訊。

讚國企「接地氣」 實習開啟未來夢

「這些內容既實用又有趣,讓國企更加市場化。」黃詠嵐說,實習過程中,她看到一場成功的賽事,不僅是場館內的競技,更是全網流量的狂歡,讚賞國企「接地氣」。短短一個月實習,通往未來的夢已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