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建議特區政府優化並改良現有狗廁設計,以代替舊款沙池公廁。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鍇華)近年飼養寵物的市民不斷上升,然而寵物在街道隨處便溺造成環境衞生問題日趨嚴重。過去一年,民建聯在中西區收到逾百宗關於寵物便溺的投訴。民建聯中西區支部昨日公布一系列調查結果,並提出多項改善建議,包括集中管理狗隻活動空間、增設輔助警示牌或CCTV監控設備、優化洗街技術改善現存異味及衞生狀況,以及採用新型狗廁所設計等。

民建聯於今年1月至6月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00名受訪者支持改建部分堅巷花園為寵物共融公園,僅有36人反對,3人持中立意見。中西區區議員楊學明建議,集中管理狗隻活動空間,希望特區政府通過提供更多寵物共享公園,讓養寵者能夠有場地遛狗,減少狗隻在行人路上隨處便溺的情況。民建聯已向康文署反映調查結果,該署正計劃在堅巷花園增設寵物共融設施。

建議改良狗廁設計 用不銹鋼去水地面

調查亦顯示,有198名受訪者認為需要增建狗糞收集箱或狗廁所。中西區區議員施永泰表示,過去半年收到有關寵物便溺黑點的投訴,大多集中在半山,包括狗廁數量不足、部分狗廁位置隱蔽清理困難等。他建議特區政府優化並改良現有的狗廁設計,包括把沙池改為不銹鋼去水地面、增加水龍頭及安裝沖水喉管、在狗廁旁增設狗糞收集桶等。

中西區區議員葉亦楠建議,政府在狗隻便溺黑點增設警示牌或CCTV監控設備,減少主人放任寵物隨處便溺而不進行清潔問題,並在違規行為高發地段安排執法人員巡邏,阻嚇不文明行為,並強化養寵人士的自律意識。

中西區區議員楊開永促請政府優化街道清潔技術,以解決現存的氣味與衞生問題,並建議食環署評估引入更有效祛除異味的洗街技術,提升清潔深度,同時在洗街水中適量添加對環境無害的天然除臭劑,從源頭改善氣味問題。

立法會議員陳學鋒希望推動政府部門、社區組織、居民三方合作,從即時行動到長效機制,從設施優化到意識提升,系統性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